雅瑜
点击:3894 时间:2015-06-30 17:11
很多人对两栖动物的概念有误解,以为两栖动物就是“水陆两栖的动物”,这是不准确的。比如,有不少鳄类和龟类就是“水陆两栖”的,但他们属于爬行动物。也有一些真正的两栖动物或是终生生活在陆地上,或是终生生活在水中,并不“两栖”。那么,什么是两栖动物呢?
两栖动物(amphibian)
第一种呼吸空气的陆生脊椎动物,由化石可以推断它们出现在三亿六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後期。直接由鱼类演化而来,这些动物的出现代表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期。两栖动物生命的初期有鳃,当成长为成虫时逐渐演变为肺。两栖动物「amphibian」的字源来自希腊文的「两种amphi」和「生命bios」。这是因为两栖类可以同时生活在陆上和水中。
两栖动物也是人们熟知的一类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但繁殖和幼体发育还离不开水。
主要的特征是:体温不恒定;卵生,幼体在水中生活,经变态后成体可适应陆地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两栖类起源于距今约三亿多年前的泥盆纪。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鱼类从水到陆逐渐自我完善达到了质变并适应陆地新环境,因而形成了两栖动物,它们是最早的登陆四足动物。
两栖动物是一种具有四肢的脊椎动物,它们皮肤的腺体发育,而缺少其他四足动物特征性的鳞片、羽毛和毛发等表皮结构。其实,两栖动物的名称就说明了这类动物的特点,它们的英文名称“amphibian”,如果直译的话,就是“有两种生活的动物”。大多数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像鱼一样有尾巴,并用鳃呼吸,而它们的成体在陆地上生活,用肺呼吸,尾部消失。这个发育的过程叫“变态”,是这类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现生两栖动物的皮肤薄而裸露,没有鳞、毛或羽覆盖,皮肤腺体发达。它们大多用肺呼吸,但有的水生种类终生用鳃呼吸。它们的卵没有硬质的卵壳,多数产在水里或潮湿的环境中。
两栖动物一般是昼伏夜出,并以冬眠度过寒冷季节。但也有一些种类习惯于在白天活动,如南美洲热带雨林中生活着许多种体色斑斓的小青蛙--毒箭蛙,它们都是有毒的蛙类,从来不怕敌害的捕食。当地的土着印第安人常用它们皮肤的分泌液制作带毒的箭头去狩猎,其毒性十分厉害,可以见血封喉,毒箭蛙也因此而得名。
两栖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
科学家警告称,如果动物、植物和其它物种以目前的速度迅速灭绝,地球很可能出现“第六次大灭绝”,其中,生物树上的两栖类动物分枝正经历最快速的灭绝。科学家将此项研究描述为“可怕的研究”,他们预测青蛙、蟾蜍和蝾螈的未来生存状况比动物保护主义者认为的更加令人担忧。如今,两栖类动物的种类下降了一半,它们中的三分之一正濒临灭绝。科学家现在预测两栖类物种多样性最高的地区将在未来面临更严重的威胁,导致两栖类数量的减少速度比之前认为的更快。
该研究团队对全球5500多种两栖动物的分布图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三分之二的青蛙和蝾螈物种最丰富的的地区,到2080年将受到气候变化、栖息地丧失和疾病等因素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威胁。
研究人员还发现有些威胁是重叠(overlapped)的,两栖动物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往往也最容易遭受栖息地的丧失。霍夫说,“我们还没有真正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比如改变土地用途或栖息地被破坏如何影响物种应对气候变化的反应。”重叠的威胁可能意味着,两栖类下降率的估计过于乐观,数量减少速度甚至超过之前所认为的。英国伦敦动物学会两栖类保护论者海伦·梅瑞迪斯(HelenMeredith)说:“到2080年,似乎将有更多两栖类动物灭绝,而现在两栖动物数量即将减少一半。”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