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娟娟
点击:3302 时间:2015-06-30 09:36
中国花卉和中国人一起,经历了漫漫千年路,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到了今天。古有白居易和花精传说,今天也有各家各户随处可见的盆栽花卉,可以说中国的历史中也遍布着花卉的影子呢。
一、中国花卉历史的代表时期
1.东晋(317-420年):有了中国第一部园林植物专著,戴凯之的《竹谱》记载了70多种竹子。出现了栽培菊,陶渊明诗云:“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的诗集中有‘九华菊’品种出现。
2.唐(618-907年):花卉园艺相当繁荣,花卉种类和栽培技术有很大发展。奇花异草等珍品也从宫苑走向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及公共游览地。花文化形成,成为中国花卉栽培与欣赏的一大特色。也促进了花卉的栽培和应用,如借助花文化,牡丹名噪一时,促进了其栽培应用发展。唐代中期民间种植和经营花木者已兴起。王维著名的辋川别业中使用植物造景、点景,有“木兰柴”“柳波”“竹里馆”等,以木本植物为主。花卉成为诗歌咏颂的主题。主要花卉著作有王芳庆的《园庭草木疏》、李德裕的《平泉山居草木记》。
3.明(1368 -1644年):国力恢复,造园渐盛,私家园林很多,园林植物常为造景材料,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
二、中国花卉的文化背景
1.闲情文化:中国花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东方式的闲情文化。中国人把养花叫 “玩花”,这一个“玩”字,表明“莳花弄草”是一种闲暇活动。它可以调节、丰富生活,但不可能成为生活的主流。古时的文人逸士,他们有条件和闲暇莳花弄草、欣赏花卉是其悠闲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多功能性:人们心目中种种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长寿的化身,加上各种花草本身的实际功用,便很自然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花卉与中国绘画、文学等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结合,使得中国花文化涵括了诸多文化门类。
3.泛人文观:中国的文化,充满着泛人文主义色彩。泛人文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现实人生联系起来。中国的花文化就具有这一明显的特征。
三、中国花卉的发展现状
1.30年来,我国花卉产业生产总面积增长了50多倍,销售额增长了90多倍,出口额增长了300多倍。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世界花卉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重要的花卉消费国和花卉进出口贸易国。
2.近年来,我国花卉产业产销两旺,生产布局优化,区域特色日益突出,形成“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格局。
3.在当今的中国花卉市场,新产品一旦出炉就会被人随意的复制,导致新品种“泛滥”的现象。中国花卉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极弱,法制环境需要得到改善。
我国有着古老悠久的花卉历史,一代代的名花名树随着一代代的人不停的繁衍生息着,见着着一此次的朝代更迭。它们有的早已凋零有的还在顽强生存,就仿佛从远古走来的人类一般,生生不息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