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昊
点击:1891 时间:2015-06-29 17:18
“冬眠”也叫“冬蛰”,是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的动物分为3类:第一类是蛙、蛇等两栖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自己无法调节体温。在爱尔兰,有一种冰蛇,入冬后会把身子全部冻在冰里,横卧时像一根硬邦邦的棍子,盘卧时像一朵白色的花,当地人就把它当手杖用或编成门帘来挡风。天气转暖了,这些“手杖”和“门帘”就会悄悄地爬走。
第二类则是松鼠、刺猬、蝙蝠等深冬眠型动物。刺猬冬眠时可连续236天不进食,体温接近0摄氏度,几乎不呼吸,就算把它扔进水里,过半小时再捞起来,它也不会淹死;蝙蝠一到冬天就躲到岩洞或树洞里去睡觉了,它们用爪子钩住物体,用飞膜裹住身体,倒挂在洞里,心跳由每分钟400多下减至五六下。第三类就是狗熊。它们在冬眠时听觉非常灵敏,一旦外界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醒来,和对手进行搏斗。怀孕的白熊还会在冬眠时生产、哺育宝宝呢,等母熊冬眠醒来时,会发现自己的宝宝已经从巴掌大的小不点长成三四公斤重的“大孩子”了。
冬眠的动物
(1)爬行动物。如蛇类、蜥蜴类、龟类等动物。
(2)两栖动物。如蛙类。
(3)鱼类。如鲤鱼,非洲肺鱼是夏眠。
(4)软体动物。如蜗牛、贝类等。
(5)而且相当一部分的多年生昆虫类动物也有冬眠习性。
(6)一些小型哺乳动物也有冬眠习性。如鼠类、蝙蝠、獾类、貂类、刺猥等。(啮齿目栗鼠、欧洲睡鼠、金仓鼠翼手目蝙蝠食虫目刺猬)
(7)大型哺乳动物中仅有熊类有冬眠的习性。如黑熊、棕熊、马熊、北极白熊等。
人类或具备动物一样的冬眠能力
有记录表明人类能够进入到冬眠一样的状态。2006年10月打越三敬在失踪24天后被救援人发现。发现他的时候,医生确定他的新陈代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类似的故事还包括一名掉入冰水中的挪威滑雪者,从没有心跳、呼吸而且体温只有13.8度的状态醒过来。在前往医院的路上诱导事故受害者进入冬眠状态能够减少大出血和细胞衰弱,为外科医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在最近几年里,研究人员一直在研究将动物转变为冬眠状态的各种方式。西雅图弗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的马克-罗斯在2005年第一次通过硫化氢气体诱导实验室老鼠进入冬眠状态。麻省总医院的外科医生在对约克曼猪猪进行麻醉并且制造出严重的创伤后,医生们快速将猪的体温降低到10摄氏度。随后外科医生对它们进行了手术并且修复了它们的伤口。当它们的体温恢复而且被注入温血时就再次活了过来。
虽然这些是非常惊人的突破,但是让人类简单、安全、可靠的进入冬眠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使用硫化氢诱导羊和猪冬眠的其它试验失败了,因此它或许并不能对较大体型的动物起作用,其中也包括我们人类。从伦理上讲,对人类使用麻省总医院的测试方法有点复杂。这只是一个开始,而且迟早我们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跨越睡眠,实现飞向木星旅程中的冬眠。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