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
点击:1818 时间:2015-06-26 15:37
养殖白掌的朋友应该都知道,如果新买回来的白掌如果出现护理不当或者其它的一些原因,就会导致白掌的叶子开始逐渐的发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白掌的叶子发黄脱落呢?
白掌叶子发黄脱落的原因:
白掌叶子发黄大多都是因为积水的原因,当然也不排除肥黄等原因,但是根据很多花友的案例分析,大多数白掌叶子发黄都是积水不通风引起的。白掌的叶子发黄还有以下常见的原因。
1、刚买来不久,白掌的叶子就发黄了
这种原因一般是因为植物不适应新环境导致的,有的花友立马就问,那要怎么让白掌适应环境,首先不要买来就开始灌水,施肥,换土,换盆。认为这样植物就会过上好日子,其实不然,新买回家的植物,根据其习性,尽量不要换土换盆,缓几天之后,等植物生长正常了,再考虑换盆之类的。
说这么多没说到白掌叶子发黄的原因,新买回来的,换盆或者换土之后,根系不能恢复,就导致了叶子发黄了。
2、养了有一段时间了,白掌叶子开始发黄
这种情况,就要看浇水的情况,有的花友三天浇一次水,只记天数,不看盆土,最终导致盆土长期湿漉漉的,这样极易引起积水,导致叶子发黄。会不会是肥黄,这个如果养殖时间不是特别久一般不会,除非是养的很久了,长势正常就是叶子发黄,有可能是缺肥引起的叶子发黄。
白掌花室内养护介绍:
白掌对温度较敏感,适宜生长温度14-35℃,最适温度19-25℃,昼夜温差3-6℃,即最好白天21-25℃,夜间19℃左右,在这样的温度下,有利于白掌养分的吸收和积累,对生长开花极为有利。
白掌属于对盐分较敏感的花卉品种,因此,应尽量把基质pH值控制在5.2-6.1之间,最适白掌生长。如果pH值过小,花茎变短,就会降低观赏价值。自来水适宜栽植白掌,但价格贵;天然雨水是白掌栽培中最好的水源。盆栽白掌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分要求不同。
根据荷兰栽培的经验,对白掌进行根部施肥比叶面追肥效果要好得多。因为白掌的叶片表面有一层蜡质,不能对肥料进行很好的吸收。液肥施用要掌握定期定量的原则,秋季一般3-4天为一个周期,如气温高,可以视盆内基质干湿程度可2-3天浇肥水一次;夏季可2天浇肥水一次,气温高时可多浇一次水;秋季一般5-7天浇肥水一次。
白掌是按照“叶→花→叶→花”的循环生长的。花序是在每片叶的腋中形成的。这就导致了花与叶的产量相同,产量的差别最重要的因素是光照。如果光照太少,在光合作用的影响下植株所产生的同化物也很少;当光照过强时,植株的部分叶片就会变暖,有可能造成叶片变色、灼伤或焦枯现象。因此,光照管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白掌产生同化物的多少和后期的产品质量。
白掌生长需要比较高的温度和相当高的湿度,所以,高温高湿有利于白掌生长。温度与湿度甚为相关,当气温在20℃以下时,保持室内的自然环境即可;当气温达到28℃以上时,必须使用喷淋系统或雾化系统来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以营造白掌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但在冬季即使温室的气温较高也不宜过多降温保湿,因为夜间植株叶片过湿反而降低其御寒能力,使其容易冻伤,不利于安全越冬。
白掌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1、光照:光照对植物生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白掌在冬季和早春的时候都需要较好的光照,但是光照渐强时要逐渐遮阳,如果在荫蔽处欣赏的,不可以直接放在阳光下曝晒,这样对白掌的生长很不好。
2、温度:白掌是喜高温种类,应该在高温温室栽培。冬季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4~16℃,白天应在25℃左右。
3、浇水:白掌在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是不能过多的浇水,浇水过多盆土会长期潮湿,容易引起烂根和植株枯黄。
4、施肥:施肥不要施用浓肥或生肥,并在施用了固态的肥料后浇一次清水,最好以稀薄的肥水代替清水浇灌,这样一般不会产生肥害,而且白掌会生长的很茂盛。
5、虫害:植物在生长期间是最受虫害欢迎的,应定期喷施螨类专杀药剂进行防治,如三氯杀螨醇、尼索朗、哒螨灵等。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