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冲
点击:2453 时间:2015-06-26 11:57
风水理论认为,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以图皇权永固。而对于我们平常人的祖墓的风水,也会影响后人的命运。古代出了名、当了官或者发了财的,人们往往会议论这个人祖坟的风水,称之为地灵人杰。

一、古代墓地风水宝地知识
古代,陵墓(坟墓)特别是帝王级的陵墓,保护措施相当严格,是不能乱动的。如明、清两朝律例,挖坟掘墓者“斩立决”。不要说挖了,就是进去看看,都可能遭杀头之灾,“挖祖坟”的念头是一丝不能有的。不只如此,还要祭拜、修缮,如在清代,康熙、乾隆下江南路经南京时总不忘去拜谒明孝陵。如今在孝陵享殿前门基址上的“治隆唐宋”碑,就是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第三次下江南时所题。朱元璋在建了大明王朝,当上皇帝后,同样不忘过去的君王,要一一祭奠,还给汉高祖刘邦专敬了一杯酒;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虽然是民主时代的文明领袖,依然承继规矩,率众民国大员去祭拜明孝陵。
我国古代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就有“依山起陵”的观念,后来有了“依山环水”的讲究,到秦、汉、唐、宋几代,帝陵逐渐发展成方上、陵台、方垣、上、下宫的制度和中轴对称的格局。“秦陵”、“乾陵”,就是典型的风水宝地。秦陵南依骊山,北临渭水,符合《大汉原陵秘葬经》中的“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之陵择址标准。

帝王陵一向是神秘的,属“禁地”,连陵区周边的围墙都是靠不得的,牛羊也不会让放。中国帝王陵的选址到底神不神呢,其实不神,差不多都离不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即“龙、穴、砂、水、山,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一旦具体说起来,内容就复杂了,在执行时忌讳很多。“风水说”是用于诸如住宅、庙宇这些人类活动场所选址,但在传统“阴阳”学说左右下,人死了是去阴间,是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了,所以要“事死如事生”,陵墓的选址不能马虎,就是民间人们在给逝去亲人安葬时,仍要讲风水。而帝王陵选址的好坏,直接影响国运、江山的兴亡,格外受到重视,选址不慎被帝王杀掉的风水先生不在少数。
各帝后妃陵寝的选址和营建也是这样,无不考虑龙、砂、穴、水、山、明堂、近案和远朝的相互关系。期望背后龙山重岗、开屏列帐,陵区负阴抱阳。左右护砂,环抱拱卫,溪水分流,藏风聚景。近案似几,远朝如臣,使建筑物前后对景,遥相呼应。当自然山川条件不能十全十美时,就人工加以修,补、填、挖,把自然和人文有机结合在一起,造就出一个理想的“人造”风水宝地。

二、现代中国有名的风水宝地
第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蕲州镇位于长江中下游北岸大别山南曲,大别山龙脉此起彼伏,生动非常;而浩荡的长江水,则如玉带般流过蕲州,成环抱之势,又被巴水、湍水河所兜裹,成为“水抱格”;在西北方分别有桐柏山和大别山挡住西北风,形成“环山格”。
第二,江西县临州县。临州县位于江西县抚州市西南,是众水所汇之处。南面有赣江、崇江、扶江如扇形曲折流向临川,成为难得的“聚水格”;西北有环形山脉形成“山环水抱”之局;此外,临川南方较远的位置,又有武夷山直行,形成一个久聚不散的大气场。

第三,江苏省宜兴县。宜兴地处长江下游,被长江之水弯曲环抱,所谓“环抱有情”;其次,宜兴西北形成了众星拱月般的扇形水系:有长漕河、滆湖、长荡湖、南猗湖,还有很多人工水库,这些湖形成典型的水抱格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