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轻
点击:1408 时间:2015-06-19 16:25
白芨具有清热、补血、补肺等作用,是中国传统的一味中药材。白芨的功效与作用可从一句民间歌诀中略知一二:“白芨味苦,攻专收敛,肿毒疮伤,外科最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白芨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吧!
白芨的补肺功效最早可见于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中的记载。记载说,当时在台州的一监狱中有囚犯肺部受伤,经常咯血。狱吏用白芨磨成粉后,用米汤喂食该囚犯,数周就痊愈了。白芨这一补肺、止血的方子后来收进了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
白芨的作用
白芨入药以块茎为主,以根茎肥厚、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中医认为白芨味苦、甘而涩,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止血、消肿的功能,可治疗生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手足皲裂。《渭南本草》谓其“治痛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疹咳血,收敛肺气”。
在新鲜的白芨块茎中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有挥发油、粘液质、白芨甘露聚糖等。白芨的止血作用与其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它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并加速红细胞的沉降率,使红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从而修复血管缺损,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白芨有抗溃疡作用,并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由于白芨有高度钻性,可在胃内形成胶状膜,从而促使溃疡面愈合。而且白芨中的有益成分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抑菌作用,可在局部形成一保护膜,能控制及防止胃部感染。
白芨具有药效的部分主要是它的假鳞茎,具有很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
其药理作用有:
1.止血作用:白芨能增强血小板第三因子活性,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形成时间,抑制纤维蛋白溶酶活性,对局部出血有止血作用;
2.保护胃粘膜:1%白及煎剂灌胃, 对盐酸引起的大鼠胃粘膜损伤有保护作用;对麻醉犬实验性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治疗作用;
3.抗菌、抗真菌作用:白及乙醇浸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水浸剂对奥杜盎小孢子菌有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抗癌及防癌作用。
白芨还有很好的美容养颜的功效,白芨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葡萄糖、挥发油及粘液质等成分,具有美白祛斑、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自古以来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留下的痕迹,并可滋润、美白肌肤,令肌肤光滑如玉。白芨的美容功效和主要解决的问题:皮肤粗糙、皱纹增多。它所适用的人群:风吹日晒较多,皮肤显得粗糙或是皱纹等与实际年龄偏差较大的人。使用时,可将玉竹多用水煎煮,当成一天的白开水喝,起到源源不断的“润”肺脏和皮肤的最好效果。白芨要加工成细粉,然后用水调稀,做个面膜,然后会感觉皮肤明显细嫩,以白芨为基础嫩肤美白在中国已有千百年历史。两者同时用,一个从内滋生水分润肤,一个锁住水分养肤,效果更明显。
白芨还有很好的养生功效:首先是治疗食管炎,白芨粉有良好的消肿生肌、促进局部炎性水肿和溃疡愈合等作用,所以治疗食管炎有特长。用白芨15克,配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克,随症加味煎服,也可在辨证基础方中加白芨30克。其次是治疗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可在辨证基础上加白芨10~20克,也可与款冬花、川贝各等份同研,制成白芨川贝散,治疗小儿百日咳。可用大剂量白芨,配山慈姑、黄药子、莪术、青木香、寒水石、雄黄等消肿散结、行气化瘀药共研细末,加水、醋、酒适量调成糊状,外敷,再覆盖塑料纸,并用纱布包扎固定。每天换药1次。
白芨的食用方法:
1、白芨冰糖燕窝
原料:白芨15克,燕窝10克,冰糖少许。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切成薄片,燕窝择去毛渣。以上两味一起放入碗中,加适量水,隔水蒸至熟,滤去药渣。锅内再加入冰糖,适量水煮熬,去渣将糖汁倒入燕窝内食之。
药膳功效:补肺养阴、止嗽止血,适用于肺结核、肺气肿咯血者。
2、白芨羊肝汤
原料:白芨15克,羊肝100克,姜、葱、盐各5克。
做法:先将白芨洗净,放入炖杯内,备用。羊肝洗净切片;姜切片、葱切段。将白芨放入炖锅,用大火烧沸,加入姜、葱、盐,再用小火煮半小时,放入羊肝煮熟即成。
药膳功效:本汤补肝益肾、明目,适用于慢性肝炎患者。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等内容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