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宸
点击:4535 时间:2015-06-11 16:21
玉米田主要虫害包括地下害虫、玉米螟和蚜虫等。近些年由于气候的反常,给不同害虫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对玉米生产造成的危害也逐年加重。而农民朋友因种种原因却忽视对这些虫害的防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此笔者针对不同害虫的生活习性,结合我们的实践经验总结如下防治方法供广大农民朋友参考。
玉米病虫害都有哪些
1、玉米主要害虫有:玉米螟和蚜虫等。玉米螟可造成玉米花叶、钻蛀茎杆、危害雌穗和雄穗。
玉米螟的防治应掌握在心叶末期,采用“三指一撮”法,用1.5%辛硫磷颗粒剂按每亩1.5—2公斤用量丢心,防治效果明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兑水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摘掉喷雾器的喷头,将药液喷入心叶丛中。对于12582农村信息网蚜虫,抽雄和剪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其危害,也可用40%乐果乳油或10%吡虫啉1000倍液喷雾防治
2、主要病害有:纹枯病、黑粉病、和大、小斑病等
纹枯病发病的部位主要是叶鞘和果穗,其次是茎杆。叶片发病后,初为淡褐色斑块,有时呈水渍状,病害先从基部叶鞘开始,逐渐向植株上部发展,当病害发展到果穗后,穗苞上也形成云纹状大块病斑,不久,上部茎叶即会全部枯死,以后整个果穗干缩。 玉米大斑病发生在生长后期,主要危害叶片,病斑大而少,严重时全田一片枯黄。玉米小斑病在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生,危害叶片、叶鞘和苞叶。玉米黑粉病在受害部位形成灰包,外包灰白色薄膜,薄膜破列后散出黑褐色粉末,具有传染性。
防治方法:黑粉病的防治,可采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克,加50公斤种子拌种预防。如发现田间有发生黑粉病的植株,应急时拔除。在叶斑病发病初期,及时摘除下部2-3片病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防治纹枯病和叶斑病。
首先,来说说对于地下害虫的管理,对于地下害虫,如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可用辛硫磷或90%晶体敌百虫250克加水5公斤溶解后喷于100公斤切碎的杂草上,制成毒饵,傍晚撒在地头上进行诱杀。也可在低龄幼虫高峰期用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52.5%农地乐乳油1000倍液进行全面喷雾。
防治玉米螟时,可在大喇叭口期接种赤眼蜂卵块,进行生物防治最为理想,或采用药效高、无残留的药剂防治,以提高产品食用安全性。也可在抽雄吐丝期,选用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或25%快杀灵乳油10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毫升防治螟虫,总体防效在90%以上。
甜、糯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防治一般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解决,防治玉米粗缩病采用调整播期,避过感病生育期,加上治虫防病,防治灰飞虱传毒达到防病效果。另外甜、糯玉米从出苗开始到收获期间,注意防鼠害,如遇台风暴雨,要及时排水、扶倒,以减少损失。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