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玻
点击:1911 时间:2015-06-09 15:53
白炽灯是我国适用范围最广、普及度最高的灯泡,价格低廉、使用寿命较长受到人们的青睐,不过白炽灯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最显著的就是用久了会发黑,那么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什么呢?
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什么
所有白炽灯发光原理都是利用物体受热发光原理和热辐射原理而实现的,最简单的白炽灯就是给灯丝导通足够的电流,灯丝发热至白炽状态,就会发出光亮,但这种白炽灯的寿命会相当相当的短。目前白炽灯发光原理和我们见到的白炽灯之所以采用了以下各种技术,其目的都在于使得白炽灯具有更长的寿命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真空玻璃管(减少灯丝氧化程度)、灯脚(便于你将灯泡插在灯座上)、填充惰性气体(增加灯泡的亮度以及使用寿命)等等。
任何物体加热至一定程度后就会发光发热,钨丝也不例外,现在白炽灯一般以钨丝为灯丝,钨丝在通电过后就会发光发热,放射可见光,也就是灯光,这种灯光可以给予我们照明使用,所以白炽灯也就有了可利用的地方。
不过像钨丝这种物体温度太高,发光发热之后,使用寿命都不会很长,所以在灯泡的制作上就加上了一些能够延长使用寿命的技术,比如用真空玻璃空间来隔绝氧气,减少灯丝氧化程度;填充惰性气体增加亮度和延长使用寿命等等。
白炽灯灯丝是用碳钨等化合物制作而成,高温加热的时候(也就是在使用白炽灯的时候),钨丝会升华成气体,关灯后,钨丝降温,这些气体又凝华城固体,覆盖在灯泡内壁上,钨是黑色,所以在外观上看起来就是白炽灯变黑了;这种反应反复发生,灯泡内壁上积累的钨越来越多,白炽灯用得越久就越黑。
白炽灯用久了会发黑是正常现象,并不会发生爆炸、漏电等等情况,所以不用担心它的安全问题。
如何使灯丝减少蒸发和延长使用寿命
办法只有降低温度,降低灯丝温度可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钨丝工作温度高达2700℃时,灯泡点亮不到1个小时就熄灭;钨丝工作温度下降到1700℃,使用寿命可以延长到1000个小时以上。
可是,这并不是个好办法。降低钨丝的工作温度,也就是降低它的白炽程度,会使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降低,远不如温度高时那么明亮。
于是,问题就这样明明白白地摆在了人们的面前:要想白炽灯更多地发光,就得提高灯丝的工作温度;要想减少钨丝的蒸发以延长灯的寿命,又得降低它的体温。这是矛盾的。
有人担心发黑的白炽灯会很危险,这里需要告诉告诉大家不用担心,发黑的白炽灯只是会降低灯泡的亮度,而不会出现碎裂的危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