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盛
点击:1448 时间:2015-06-04 11:56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全世界公认最受欢迎的畅销书,昆德拉最受欢迎并获得好评最多的作品,也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下面就看一看相关知识吧。
一、作品简介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述了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时期,民主改革的气息演变成专横压榨之风潮,普通知识分子命运多舛的复杂故事。作品剖示隐密的无情,探讨爱的真谛,涵盖了男女之爱、朋友之爱、祖国之爱。在任何欲望之下,每个人对于各类型的爱皆有自由抉择的权利,自应负起诚恳执著的义务。人生责任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却也是最真切实在的,解脱了负担,人变得比大地还年轻,以真而非,一切将变得毫无意义。这是一部哲学小说,共有八章:第一章《轻与重》;第二章《灵与肉》;第三章《误解的词》;第四章《灵与肉》;第五章《轻与重》;第六章《伟大的进军》;第七章《卡列宁的微笑》。看得出来,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如“轻与重”、“灵与肉”等,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与情节。当然,人物不过是哲学中的代码,情节也不过是哲学中的情境。
小说的主要人物有四个:托马斯、特丽莎、萨宾娜、弗兰茨。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眩晕、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相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有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出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
二、作品创作内涵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昆德拉的才华得到集中体现的一部作品。昆德拉从一两个关键词以及基本情境出发构成了小说的人物情节。他以一个哲人的睿智将人类的生存情景提升到形而上的高度加以考虑、审查和描述;由此成功地把握了政治与性爱两个敏感领域,并初步形成了“幽默”与“复调”的小说风格。在昆德拉看来,小说的精神就是相对性和不确定性,是对存在的怀疑和探询。必须承认,事物不能用规律来简化,甚至来代替。因此,他从根本上质疑一切作伪的理想、激情、浪漫、崇高,甚至自由。在西方小说美学的进程中,对哲学化、哲理性小说的评价不高,认为有观念化倾向——将人物、情节等要素作为观念的例证。米兰·昆德拉则以自己的创作结合了小说与哲学,以小说家的方式进行哲学思考。
昆德拉更关注人物的基本境遇——“哲学是在没有人物、没有境遇的条件下进行的”。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开始就将托马斯的问题摆在那里:在没有永劫回归的世界里,生命存在之轻。小说首先提出问题为托马斯设定规定情境,即轻与重的存在编码;于是哲学思考本身有了小说性,问题本身则是小说家在作品中显现的哲学思考。
昆德拉认为世界没有绝对的真理,只有一大堆相对的问题。昆德拉在书中提出轻、重、灵、肉、记忆、虚弱、晕眩、牧歌、天堂等一系列的生存暗码,并与人物一一对应,支撑起各自的生存状态,展现了心灵与肉体的两重性。而每个关键词都是人物不同可能性的侧面。可能性是与一次性抗争的最积极的方式,因而此书可视为对自以为是的“绝对”的瓦解。而生命由于缺乏绝对的意义,变得没有依凭与支撑,甚至不如随风飞舞的羽毛那样有确定的方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告诉我们,人生是多么无奈而又无比的巧合,你的存在是多么偶然的事情,昆德拉用他敏感而忧郁的心感受这一切,并用他细腻的笔触告诉我们,我们在这些巧合的生命中需要的是什么。
这本人性的著作,笔法犹如透过玻璃的阳光清晰而又在折射着什么,所谓的介质禁不住瓦解就消失的无影无踪,还有什么和你抗衡?爱情显得是那样的茫然。相爱的人之间充斥着如此之多不可言说的误解。萨宾娜所鄙视过的无能的弗兰茨却是一生中爱她爱得最忠诚的人,但他一点也不理解她。爱是不需要理解的盲目吗?多少爱情来自于偶然,来自于不可捉摸的机遇之鸟,来自于美,来自于生活对我们的导引。
以上就是小说的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助你。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