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生烟
点击:1959 时间:2015-05-19 14:39
白英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广,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抗癌之功效;根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白英的知识吧。
一、白英的介绍
白英为茄科草质藤本,生于山谷草地或路旁、田边;国内外均有分布。该植物的全草或根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白英(白毛藤)、白毛藤根。白英多年生5m,木质化,草质,茎、叶和叶柄密被具节的长柔毛。叶片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部全缘或波状,下部常有1-2对耳状或戟状裂片,少数为全缘,中脉明显。聚伞花序顶生或腋外侧生;5浅裂,宿存蓝紫色或白色,5深裂,裂片自基部向下反折极短,顶孔开裂;雌蕊1,花柱细头状浆果球形,径约1cm,熟时红色。种子近盘状,扁平。10-11月。也能耐旱,耐寒,植株在露地能越冬。对环境和土壤条伯要求不严,适应性极强,能耐栽培以疏松肥活,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10-12月当由青变深时,采集成熟的果实。先用3温水浸泡24小时,置清水中揉搓漂洗,除去果肉及杂质,漂洗去瘪籽,将沉淀于底层的饱满种子捞出,晾干后随即 春、夏、秋季均可播种。
二、白英的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质藤本,长0.5—2.5米。茎、叶密生有节的长柔毛。叶多为琴形,长3.5—5.5厘米,宽2.5—4.8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常3-5深裂,裂片全缘,侧裂片愈近基部的愈小,端钝,中裂片较大,通常卵形,先端渐尖,两面均被白色发亮的长柔毛,中脉明显,侧脉在下面较清晰,通常每边5-7条;少数在小枝上部的为心脏形,小,长约1-2厘米;叶柄长约1-3厘米,被有与茎枝相同的毛被。
三、白英的栽培技术
白英属草质藤本,喜湿暖湿润气候,耐阴湿。适宜砂质壤土及粘壤土栽培。分根繁殖。掘起老株,分根时切口要小,并抹上新高脂膜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防感染。栽种后用新高脂膜喷施在植物表面,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植株茁壮成长。栽种后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培土追肥。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杆茎粗壮,植株茂盛,同时可提升抗灾害能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同时加强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防治效果。在秋末要做好越冬防寒保温工作,确保安全越冬,以保来年的丰收。以春季3月下旬至4月中旬为适宜播种。在整籽的苗床上,开浅沟条播或撒播。条播,按行距20-25厘米横向开沟,深1-1.5厘米,播幅宽7-9厘米。然后,将种子用5-7倍的火土灰或细土拌匀,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过筛的细肥土,厚1厘米左右,以不见种子为度。最后,畦面盖草,保温保湿。当气温上升至18-20摄氏度时,7-10天出苗。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加强田间管理,培育至当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出圃定植。撒播,先将苗床灌水,湿润畦面。然后,将种子拌火土灰或细土均匀地撒于畦面上,撒盖1薄层过筛的细肥土,播后用竹扫把轻轻拍打,使种子与畦土密接。最后覆盖稻草,保温保湿。出苗后揭去,泼浇1次稀薄人畜粪水,促苗生长。当苗高3-5厘米时进行间苗,拔去密苗和弱苗。苗高7-9厘米时定苗,每隔7-10厘米留壮苗1株。培育1年即可移栽。春、秋两季均可进行。 春插,于4月中旬至5月中旬,选1-2年生发育充实、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枝条,剪去顶梢过于 柔嫩和基部过于木质化部分,取其中段,剪成长20-25厘米的插条,摘除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1-2片。
在下端近节处,剪成马耳形斜面,溶液中浸泡3-5分钟,取出冲洗去药液,稍晾干后扦插。插时,在整平耙细的苗床上,按行距40-50厘米开沟深15-20厘米,将插条每隔7-10厘米(株距)斜插入1根,露出地面1/2-1/3。插后覆土压紧,浇1次透水。以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约半个月左右即可生根。
以上就是白英的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你。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