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洋
点击:2957 时间:2015-05-08 10:15
什么是复合材料的定义国内外业界有各种说法。英国人赫尔提出复合材料分三类:天然复合材料,如木材、骨骼、肌肉等;细观复合材料,如合金、增强塑料等;宏观复合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等。适合于工程结构的复合材料定义应包含以下三点内容:
(1)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性质不同并可用机械方法分离的多相材料(区别与混合物和合金);
(2)可人为控制将一种材料分布到其它材料中,以达最佳性能;
(3)性能优于单独组分材料,并具独特性能。
科学家把复合材料这种扬长避短的作用称为复合效应。人们利用复合效应可自由选择复合材料组成物质,人为设计各种新型复合材料,把材料科学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因此,国外把复合材料称为第四代材料,又称“设计材料”。
1、按成分:分为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金属复合材料、非金属与非金属复合材料。
2、按结构特点又分为:
①纤维复合材料。将各种纤维增强体置于基体材料内复合而成。如纤维增强塑料、纤维增强金属等。
②夹层复合材料。由性质不同的表面材料和芯材组合而成。通常面材强度高、薄;芯材质轻、强度低,但具有一定刚度和厚度。分为实心夹层和蜂窝夹层两种。
③细粒复合材料。将硬质细粒均匀分布于基体中,如弥散强化合金、金属陶瓷等。
④混杂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增强相材料混杂于一种基体相材料中构成。与普通单增强相复合材料比,其冲击强度、疲劳强度和断裂韧性显著提高,并具有特殊的热膨胀性能。而混杂复合材料又分为层内混杂、层间混杂、夹芯混杂、层内/层间混杂和超混杂复合材料。
3、按基体材料不同:先进复合材料分为树脂基、金属基和陶瓷基复合材料。其使用温度分别达250~350℃、350~1200℃和1200℃以上。
为满足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所用材料的需要,60年代的时候,先后研制和生产了以高性能纤维为增强材料的复合材料如碳纤维、硼纤维、芳纶纤维、碳化硅纤维。
目前,国内虽然形成了研究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热潮,但多集中在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方面。而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虽然作为后起之秀,性能上比短纤维复合材料好得多,但由于起步晚、成本高、成型相对困难等,目前仍处于研究开发阶段。经过业界同仁努力,相信前景将相当诱人和广阔。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