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均妍
点击:9057 时间:2015-04-14 16:45
盆景一般都会随着地域的差异不同,不同的地区制作盆景的原料不同,但最基本的都是植物和石材,对于盆景这种艺术,很多的地方所强调的制作主题不同这都是根据地域划分的,这类地域划分对盆景的造型、以及植物石材的选择都有不同的要求,根据各地的植物生长习性来制作不同类型的盆景。
假山盆景植物的种植方法:
1、青苔的种植方法:把采来的新鲜青苔剪碎,和泥浆拌在一起,糊在想要长青苔的地方,做完后盖上一块布,保持湿度,在气温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一周后撤去覆盖物,经常喷水,青苔很容易养活。详情见本站的《塑石假山苔藓的种植方法》。
2、假山盆景上栽有五针松、罗汉松、杜鹃、山茶、兰花、文竹等半阴性植物者,春夏秋三季应放在室外荫棚内或树荫下养护。如果放在阳台或室内,只要中午阳光不直接照晒,通风良好也可以。由于山石盆景上的植物根系很浅,经不住暴晒,山上的青苔也怕日晒,因此放在室外有散光的遮荫处或室内养护,可保持植物翠绿。
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关键的一条是多给枝叶喷水,保持土壤和空气的湿度,这对生长在山石上的青苔也很有利。尤其是在干燥多风季节更要注意喷水,特别对用不吸水石料所作盆景,更要经常对栽种植物的地方喷水。否则,会出现新枝干尖、老枝焦边现象。
3、假山盆景上栽有米兰、石榴、龙柏、六月雪等喜光植物的,春夏秋三季应摆在室外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其中旱石盆景要每天多次向石山植物喷水,以保持湿润;如系水石盆景则要及时向盆内添水,以保持水量均衡。由于盆水少,每半月应给植物根部追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混合肥液,要坚持量少勤施的原则。
假山设计执行“三远”原则:
在园林中堆叠假山,由于受占地面积和空间的限制,在假山的总体布局和造型设计上常常借鉴绘画中的“三远”原理,以在咫尺之内,表现千里之致。所谓的“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高远:根据透视原理,采用仰视的手法,而创作的峭壁千仞、雄伟险峻的山体景观。在布局上,采用西高东低,西部临池处叠成悬崖峭壁,并用低水位、小池面的水体作衬托,以达到在小空间中,有如置身高山深渊前的意境联想,再加上采用浑厚苍老的竖置黄石,仿效石英砂质岩的竖向节理,运用中国画中的斧劈皴法进行堆叠,显得挺拔刚坚,并富有自然风化的美感意趣。
深远:表现山势连绵,或两山并峙、犬牙交错的山体景观,具有层次丰富、景色幽深的特点。如果说高远注重的是立面设计,那么深远要表现的则为平面设计中的纵向推进。在自然界中,诸如由于河流的下切作用等,所形成的深山峡谷地貌,给人以深远险峻之美。园林假山中所设计的谷、峡、深涧等就是对这类自然景观的摹写。
平远:根据透视原理来表现平冈山岳、错落蜿蜒的山体景观。深远山水所注重的是山景的纵深和层次,而平远山水追求的是逶迤连绵,起伏多变的低山丘陵效果,给人以千里江山不尽、万顷碧波荡漾之感,具有清逸、秀丽、舒朗的特点。
上述所讲的“三远”,在园林假山设计中,都是在一定的空间中,从一定的视线角度去考虑的,它注重的是视距与假山之间的体量和比例关系。有时同一座假山,如果从不同的视距和视线角度去观赏,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感受。
假山设计因地制宜原则:
对假山设计的形态大小、石材质地颜色的选择,都要和周边的地形地貌、房屋建筑相协调,因为“山,骨于石,褥于林,灵于水”。山石的用料和做法、实际上表示一种类型的地质构造存在。在被土层、砂砾、植被覆盖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感受到山林的外形和走向。如覆盖物除去,则“山骨”尽出。
因此,山石的选用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与整个地形、地貌相协调。例如说,规划要求是个荒漠园,就不宜用湖石,因为那里水不多,很难找到喀斯特现象。假山设计关键在于建造者的独具匠心,这样既能节省成本,和周边环境也协调。
假山设计尊崇风水原则:
中国的风水学,具有我国古代哲理、美学、心理、地质、地理、生态景观等诸方面的丰富内涵,它的核心内容是天地人合一。风水理论,在景观方面,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和谐统一;在环境方面,又格外重视人工自然环境与天然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假山设计一般来说要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北方、东方、东南、西南四方,此四方为过路阴阳喜见砂方;另一个就是在玄空星盘上山星生旺之方,这些方位须根据园区的具体方向再做确定,一般须参照风水原则慎重考虑,大小方位和形状皆有一定的讲究并,须注意区域内的完整与协调。
以上就是假山盆景的制作过程,盆景艺术是一种在现代很时尚的家庭装饰用的,希望也能为您的盆景制作带去有用的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