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在
点击:2017 时间:2015-04-03 11:10
布置家居书房肯定离不开工作学习的用具,很多人喜欢布置古香古色的书房,那就少不了文房四宝了,这可是必备用具,那文房四宝是指什么? 文房四宝知名品牌又有哪些呢,我们去了解下:
文房四宝是指哪四样?
文房四宝是对纸、墨、笔、砚四种文具的统称,因为中国书法的工具和材料基本上是由笔、墨、纸、砚演变而来的,人们把它们称为“文房四宝”大致是说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因为中国古代文人基本上都是或能书,或能画,或既能书又能画的,是离不开笔墨纸砚这四件宝贝的。
“文房”之名,起于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专指文人书房而言,以笔、墨、纸、砚为文房所使用,而被人们誉为“文房四宝”。文房用具除四宝以外,还有笔筒、笔架、墨床、墨盒、臂搁、笔洗、书镇、水丞、水勺、砚滴、砚匣、印泥、印盒、裁刀、图章、卷筒等等,也都是书房中的必备之品。
【笔】是指毛笔,古代汉族与西方民族用羽毛书写风采迥异的独具特色的书写、绘画工具。当今世界上虽然流行铅笔、圆珠笔、钢笔等,但毛笔却是替代不了的。据传毛笔为蒙恬所创,所以至今被誉为毛笔之乡的河北衡水县侯店每逢农历三月初三,如同过年,家家包饺子,饮酒庆贺,纪念蒙恬创毛笔。自元代以来,浙江湖州生产的具有“尖、圆、健”特点的“湖笔”成为全国最著名的毛笔品种。
【墨】是书写、绘画的色料。唐代制墨名匠奚超、奚廷父子制的好墨,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全家赐国姓“李氏”。从“李墨”名满天下。宋时李墨的产地歙县改名徽州,“李墨”改名为“徽墨”。
【纸】是汉族的一个伟大发明,世界上纸的品种虽然以千万计,但“宣纸”仍然是供毛笔书画用的独特的手工纸,宣纸质地柔韧、洁白平滑、色泽耐久、吸水力强,在国际上“纸寿千年”的声誉。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宋代则已普遍使用,明、清两代品种繁多,出现了被人们称为“四大名砚”的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古代汉族文人对砚十分重视,不仅终日相随,而且死后还用之殉葬。
文房四宝知名品牌:
文房四宝主要看产地,砚的话有四大名砚,另外还要看质地和品种,老坑的最好;笔应该是湖州产的比较好些;纸的话,安徽泾县的肯定是最好的,最出名的当数红星宣纸,之前也有红旗,但已倒闭,高档的有“曹光华”、“汪六吉”等;墨汁方面的话的红星,一得阁等。此外知名度比较高的文房四宝品牌还有御宝阁、弘文阁、西瓜太郎、金得利等等。
文房四宝是指什么?,文房四宝知名品牌有哪些,通过上面的介绍相信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吧,文房四宝的品牌在市面上也是比较多的,但建议大家选择的时候要着重看产地品种等。
话说宣纸
一般认为,纸是东汉时期由湖南籍宦官蔡伦发明的,但从西汉的墓中就曾经发现有纸的存在。西汉的纸,是把纤维都混合在一起,再制成厚纸,蔡伦大概是改进西汉的造纸术,将厚纸改良成较薄的纸。
纸的别称很多,有楮先生、楮如白、楮待制、楮园公、好畴侯、剡溪遗老、不二冤家、文庙、云肪等。汉代造纸原料主要是嘛和楮,后来发展到桑皮、藤皮,隋唐五代时,竹纸又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出现了一些造纸中心:安徽泾县以产"宣纸"著称,纸张名目繁多,质地精良,尤以"薛涛笺"名满天下。宣纸为书法用纸,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张旭等擅用宣纸。历史上第一位赞美宣纸的帝王是南唐后主李煜。明清以后,相继出现了麻纸、皮纸、棉纸、二层纸等,但仍以安徽泾县宣纸在纸坛一枝独秀,独领风骚。
当纸上有了书和画,就担负了文化传播的使命,纯以文房清玩的形式藏至今日的纸并不多,大都是清朝以后的产品。南唐李后主曾制澄心堂纸。这种彩色以笺纸传到乾隆时,乾隆十分喜爱,因而下令仿造了"乾隆仿制澄心堂纸"。由于乾隆性喜奢华,故清朝产有三公尺以上的描有花纹的纸笺。所绘内容有山水楼台、云龙、凤凰、鸟兽、花卉等,底色五彩斑斓,极为华丽,可惜现在这种乾隆花纹笺已成稀罕之物。
我国的造纸业颇为发达,而且还将纸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融为一体,新星映亮了纸苑。所谓的冷金笺、泥金笺、洒金笺等纸,一直在清朝享有"纸王"之美誉。故现在的珍贵史料和名家书画真迹,大多用此类好纸。书杯--诗笺,是清朝的另一类名贵纸。此种纸张应用在写诗稿或书信上,以水印技法木版印刷而成。通常是请当时的著名画家绘图,再予以彩色印刷。另外有的诗笺上面印有商周的青铜器,或以双钩法将铭文、古碑上的字句描绘出来。上述诗笺,现在已难寻觅,只有少许清末或国民的清笺留存了下来,但其售价特贵。
清末"露皇宣"为宣纸之王,人们称之为"国宝"。该宣纸属特大净皮宣纸类,质白如玉,色泽美雅、纹理清晰、文藤精细、拉力强、抗老化、不易破碎、宜保存、防腐蚀、吸墨适中、墨韵清晰等优点,深受国内外书画家的赞美。
浅说中国古砚
砚,作为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研磨器”研制颜色、绘制图案。至西汉时,制砚有了显著发展,砚的种类增多,有石砚、陶砚、铜砚、漆砚等。汉至魏晋的石砚,盛行圆形三足式、四足式,雕刻风格浑朴,造型生动。汉代陶砚有龟形、山形、圆形、方形等。魏晋时,出现了瓷砚,多为青瓷砚,砚堂无釉,以利研磨,其形多为圆莆蹄足。
隋唐以后,由于制墨工艺的发展,墨质渐优,可不用研石,对砚的要求相应提高。唐时砚质、砚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盛行龟式、箕式、山峰多足式砚。名砚石相继出现,如广东的端砚、山东的红丝砚、甘肃的洮砚等。这些砚材坚实、细腻、滋润、发墨,并具有各种研美的纹理,如端砚有鱼脑冻、蕉叶白、冰纹等。至宋代,士人更重石砚,尤其珍爱端石。当时石砚的只要式样是"抄手砚",将砚背部分挖空,便于挪移,既轻且稳。陶砚渐为石砚所取代,但澄泥砚仍有发展。宋砚朴素大方,实用美观。元砚雕刻风格比较粗犷、浑朴、自然。
到明清时代,我国的制砚工艺更趋精湛,名砚佳品不断涌现。明砚讲究自然,出现了随形砚,因材制砚,形式多样,有莲叶、人面、新月、古钱、瓢、钱等等,造型、雕饰古朴典雅。清砚讲究精雕细刻,出现了许多石砚之作。当时,还非常讲究砚石的色泽、文采、声音、嫩润及年代、石坑、题铭等,砚已由实用转为艺术欣赏和珍藏了。
话说毛笔
毛笔虽然是实用工具,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需求,毛笔的制作及品种不断提高、增多,工艺改进,使毛笔日益完善和精美,逐渐也成为收藏、鉴赏珍玩的古物。毛笔不易保存,笔毫重实用易坏,所以毛笔的鉴赏可以从笔毫的形制,重要的还是着眼于装饰意味浓厚的、色彩艳丽、内容丰富的笔管上。
笔毫的形制是为书写、绘画的需要而改进提高的。古人以竹笋式制成笔毫,是我国传统品名,属于短锋羊毫、兼毫笔类。锋短而身短粗,形如笋状。锋腹粗状,落纸易于凝重厚实。除实用外,给人以鉴赏趣味。又如兰花式制成的笔毫,也是我国传统毛笔品类之一。笔头圆润,洁白纯净娇柔,似含苞欲放之玉兰,给人以秀美观赏之感、赏心悦目之快。古代还有一种品名,把笔毫做成葫芦式,兼毫圆润坚劲。
自笔管成为鉴赏和珍藏的对象后,人们便常以珍宝珠玉制毛笔管,以获装饰之美或夸耀其财势和地位。如: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唐秉钧在《文房肆考图说》卷三《笔说》中说:“汉制笔,雕以黄金,饰以和壁,缀以隋珠,文以裴翠。管非文犀,必以象牙,极为华丽矣。”此时的毛笔,不仅是书画工具,有的还是供人鉴赏观玩的艺术品。文中叙述笔管的装饰已达完美精工,已完善了鉴赏的条件。如:古代工匠能利用笔管不及寸的圆周上,描绘、镌刻巧妙的山水人物,描出山石海水的气势,足以表现了独特的装饰趣味。达到了鉴赏的条件。故宫收藏的明代黑漆、彩漆描金云龙、龙凤、双龙管笔就是一例。
这些毛笔管、笔套均髹黑漆为地,用彩漆描绘山、海、云龙戏珠纹。大海波涛汹涌,山石耸立,其间,浪击山石,惊涛四起,寥寥数笔,勾画出一派海阔天高的意境,衬托苍龙凌空飞舞,在云中腾越戏珠,气势磅礴。加之彩漆描绘精细,色彩明丽和谐,画面构图主次分明,布局严谨。笔管和笔套镶金扣,增添了富丽华贵之感。笔头毛色光润,浑圆壮实,葫芦式锋尖锥状,美观挺拔,精工巧制,尖、齐、圆、健四德完备,是明代制笔水平的实证,是传世文房四宝中的珍品,是毛笔鉴赏的稀物。所以鉴赏毛笔的着眼点就是看笔管的用料和笔管的装潢与绘画、雕刻、镶嵌的艺术水平。用料及装饰为上,其价值就高。
鉴别古笔,首先对保存的遗物和各个时代古笔的历史要做系统地了解、认识,把握丰富的文化内涵。分清笔的历史上限下限、区分制笔地区、把握各时代制笔名家的特点,分清是民间制作,还是宫廷的御用品,或是宫廷的御制品,是宫内定型民间作为贡品的,还是宫廷造办处自制的。其次,再看笔毫损坏情况。而后再着眼于笔管的装饰,是否有制笔名家的镌刻,是否有名人的赠语及题跋。对名人的时代划分,要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有丰富的文学水平,才能识别出名人的诗词赋文,才好鉴别一个文物的时代,从而体现文物的价值。每一种文物在各历史时期,均有作伪假品出现,只要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多见多识,虚心向别人请教就会提高自己的认识鉴别能力。
浅谈中国古墨
墨,文房四宝之一,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商代或更早,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使用天然石墨及矿物颜料在甲骨文上书写文字。秦代有了人工制造的烟墨。东汉时发明了墨模,使墨的样式趋于规整。三国时魏国的墨非常精致,被誉为"仲将法墨"、"百年如石、一点如漆"。
唐代,我国的制墨业空前兴盛。当时制墨的技法、造型、题识、墨模雕刻都颇讲究,著名墨工不断出现,如祖敏、奚超、奚超珪(超之子)等。奚氏父子创造了捣松和胶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墨的质量;他们制的墨"坚如玉,纹如犀"、"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汉唐多为松烟墨,宋时发明了油烟墨。著名墨工张遇、梁杲、叶茂实等制的墨"清墨不凝滞"。元代墨模雕刻风格浑朴雄健。
明代,我国制墨业更加发达,代表人物有罗小华、汪中山、程君房、方于鲁等,他们争奇斗胜、名墨纷呈。这时期油烟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罗小光发扬光大桐油烟墨法,色黑有光,藏之越久越黑。汪中山创造了集锦墨,艺术性极强。方于鲁善用名贵药料配和油烟制墨,清雅芬芳,久不变质。程君房创造"漆烟"制墨法,所制的墨更为精美,色泽夺目,有"坚而有光,黝而能润,添笔不胶,入纸不晕"之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文物部门在考古发掘中,先后出土了多件古墨珍品,今国际文物界和收藏界震惊。如1958年,在山西大同元代冯道真墓出土的"中书墨",墨呈牛舌形,长24厘米,宽5.5厘米,厚0.7厘米;一面阳文篆书"中书省"三字,一面隐起一龙,在奔腾中做回首戏珠状;虽埋于地下700余年,仍色泽沉穆,绮丽可爱;字体和饰纹十分清晰,洵称绝品。传世作品中也不乏佳作,如故宫博物馆收藏的明代程君房"归马放牛图墨"等。
经过数千的持续发展,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历代文人的使用和品赏,墨已成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的富有博大文化内涵的文品。
当今,名墨的收藏更是成为一项高雅的艺术投资行为,一些名墨以其特有的风格和艺术魅力受到国内乃至国际收藏者的青睐。甚至,成为一些国家博物馆和社会名流竞相收藏的珍宝。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文房四宝有哪些的全部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