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工
点击:1510 时间:2015-03-26 11:38
福州寿山石大家了解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福州寿山石的相关信息,告诉大家福州寿山石的不同之处。
福州寿山石如何鉴别
寿山石在外观上易与叶蜡石,滑石,青田石等相混淆。
叶蜡石有比较明显的蜡状光泽,且结晶颗粒较粗,呈片状,定向排列,寿山石呈一般的蜡状光泽。且质地细腻,犹如胶冻。
滑石结晶颗粒较粗,为细粒至粗粒结构,而寿山石结晶颗粒细小,为微粒结构。滑石的硬度低,易被指甲划伤,寿山石硬度稍高,不易被指甲划伤。
青田石多为不透明至透明状,颜色单调,以黄绿紫相间,而寿山石的石色丰富,以黄和黄白色为主。青田石为山坑石,无石皮,而寿山石中的某些品种带有石皮,青田石石质略疏松,含颗粒散砂,而寿山石石质致密,多细润。
福州寿山石如何保养
第一,保持润泽,切忌高温
寿山石最忌干燥、高温,养护的关键要注意保持润泽。不论原石还是雕品,都应该避免阳光曝晒和高温环境。新采的矿石不可长期放在山野或室外,要及时藏在地窖里或阴湿之处,时常洒些冷水以保润泽。
第二,原坯石料,木盒装放
经过去皮、除污、清杂质,制成原坯后,应分出品种、档次和块度,置放在木质盘盒之中。块度大且石质粗者,只需将木盒放在阴湿处保存即可。如属高档石料,块度小者,最好浸入盛满植物油的瓷盆里。如果块度较大,为节省油料,也可将石坯沾油后用透明纸包裹好,放在阴湿处。
第三,雕刻成品,除尘保洁
经过雕刻加工的寿山石雕成品,适宜陈列室内。石表被灰尘、污物沾染时,只要用细软的绸布轻轻擦抹、即可恢复光彩。寿山石硬度低,约在摩氏二至二点五度之间,切忌用金属片或其它硬物修刮。
第四,印章摆件,适宜摩玩
寿山石印章和小摆件,最好经常用手摩挲抚玩,使石面附着一层极薄的手油,这样,久而久之,在表皮形成一种薄薄的玻璃质状的保护层,俗称“包浆”。石表古意盎然,有一种自然的“宝光”,而且时间越久,则包浆越厚,宝光越亮。平时放置锦盒之中,也最好薄擦白茶油或橄榄油,让石表吸透油质,变得更加洁净莹澈。
第五,打蜡油养,因石而异
打蜡、油养是寿山石养护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并非所有的寿山石都可以不假思索地油养。不同品种的寿山石,保养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田坑石,温润可爱,石性稳定,无需过多抹油。时常摩挲把玩,既能养石,又可养性。
寿山石简介
中华瑰宝——寿山石,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是属于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都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主要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
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的流水溪泉,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山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主要分为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
田黄石:田石中最常见的品种,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等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灵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
白田石: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通灵、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红田石:田石中色红者称为红田石。生为红田有两种原因,一为自然生成一身原红色;一为人工煅烧而成后天红,天生的红田石称为橘皮红,是稀有石种。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福州寿山石,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