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昊
点击:2548 时间:2014-12-27 17:26
泰戈尔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许多人不知道他在散文创作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因此他的散文常常被人忽视,《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那么到底泰戈尔的代表作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就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泰戈尔的代表作是什么?
《飞鸟集》和《吉檀迦利》
泰戈尔简介:
泰戈尔,R,(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 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1884至1911年担任梵 社秘书,20年代创办国际大学。1941年写作控诉英国殖民统治和相信祖国必将获得独立解放的著名遗言《文明的危机》。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 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文、史、哲、艺、 政、经范畴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精。他的作品反映了印度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种姓制度压迫下要求改变自己命运的 强烈愿望,描写了他们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充满了鲜明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同时又富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具有很高艺术价值,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在他的诗歌中,泰戈尔也表达出了他对战争的绝望和悲痛,但他的和平希望没有任何政治因素,他希望所有的人可以生活在一个完美的和平的世界中。
泰戈尔做过多次旅行,这使他了解到许多不同的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他对东方和西方文化的描写至今为止是这类描述中最细腻的之一。
泰戈尔共写了50多部诗集,12部中长篇小说,100余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大量关于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论著,还创作了1500余幅画和2000余首歌曲,其中1首为印度国歌。
13岁以后 ,泰戈尔发表了长诗《野花》、《诗人的故事》等,1881~1885年,出版抒情诗集《暮歌》、《晨歌》、《画与歌》,还有戏剧和长篇小说。戏剧和小说多取材于史诗和往世书,诗歌富于浪漫主义色彩。1886年,诗集《刚与柔》出版,标志着他在创作道路上进入面向人生与现实生活的时期。诗集《心中的向往》是他第一部成熟的作品,他的独特风格开始形成。这一时期还写了剧本《国王与王后》和《牺牲》,反对恢复婆罗门祭司的特权和落后习俗。19世纪90年代是泰戈尔创作的旺盛时期。从1891年起,在他主编的《萨塔纳》杂志上,发表《摩诃摩耶》等60多篇短篇小说,主要是反对封建压迫,揭露现实生活中不合理现象。
他发表了《金帆船》、《缤纷集》、《收获集》、《梦幻集》、《刹那集》5 部抒情诗集,1部哲理短诗《微思集》和1部《故事诗集》。收入《缤纷集》的叙事诗《两亩地》是作者民主主义思想的最高表现。从《刹那集》起,他开始用孟加拉口语写诗。他的第二部英译诗集《园丁集》里的诗大多选自这一时期作品。
泰戈尔的生死彻悟:
尽管泰戈尔一生名满天下,曾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是亚洲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人,且寿比南山,活了80岁,命运却坎坷多舛,接二连三经历了中年丧妻、失子的别离之痛。他23岁时结婚,生有二子三女,于30岁前后,长女次女相继夭折,幼子殇亡,妻子也逝世了,晚年依然是孑然一身的鳏夫,独自徘徊。因此,他对于死亡的诗作不是苦吟哀怨,而是生死彻悟。
中国读者最熟知的是泰戈尔的生命宣言:“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他笔下“夏花—秋叶”的隐喻,一反中国士大夫“春花—秋月”良辰美景的虚幻,展示了生命两极的强烈落差。生之神奇与死之圣洁,生命因为绚烂,所以静美。何以绚烂,许多人的理想是爱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至死不渝,泰戈尔也是。
然而,人世间,生死爱痛总是结伴而行,因此,泰戈尔相信:“燃烧着的木块,熊熊地生出火光,叫道‘这是我的花朵,我的死亡’”。他曾经发愿“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即使未能不朽,也能自满于爱的滋润,“当我死时,世界呀,请在你的沉默中,替我留着‘我已经爱过了’这句话吧”。他幻想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对相爱的人儿说“我相信你的爱”,并把这句话作为他最后的遗言。关于泰戈尔的代表作是什么以上就是全部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