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让业主放心的互联网装修服务平台 免费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百科>报价>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装修开工必须吉利!10秒测算您的装修吉日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李星宸

李星宸

点击:6324  时间:2014-12-25 10:49

你知道临渊羡鱼的下一句是什么吗,有人说是出自《汉书·董仲舒传》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也有人说是出自《淮南子·说林训》,原文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那么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而不将希望付诸行动。语出《淮南子·说林训》,原文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释义】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你站在河塘边,看着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幻想着鱼儿到手后的场景,还不如回去下工夫结出一张渔网以捕鱼,让愿望实现。表示与其空空羡慕,徒有愿望,不如动手去干来得实在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整个词语的意思:临:面对;渊:深水;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或者比喻只希望得到却不付诸行动。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书中说:“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古人有言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淮南子·说林训》,原文说:“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辨析】
    ①在目的与手段之间,有明确的目的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实现这一目的的必要手段,目的将是空幻而不切实际的。
    ②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汉朝希望国家能得到很好的治理,却没有达到这个目的,原因在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就是没有在观念上、制度上做出必要的改革和调整,于是他借“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句古训,来告诫统治者,要治理好国家,必须抓住观念、制度这个根本。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典故,也告诫人们,在目的与手段之间。例如,我们的目的是打鱼,但只有“退”而织好网,才有可能得到鱼。这里,“退”字很重要,“退”的意思就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必要把目的暂时搁置起来,先去努力解决手段的问题,就如同我们要过河,得首先解决船和桥的问题一样。在生活中,有的人看到别人先富起来了,会有羡慕之心,这当然是人之常情,但光羡慕是不行的,应该去努力掌握致富的本领,探寻致富的途径,这才是最根本和可行的,这就是“退而结网”。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汉书·董仲舒传》-概述】
    公元前140年,中国古代历史对应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元年,即建元元年。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英明皇帝,他在上台之后,实行了许多重大改革,其中一项最引人注目的是结束了“黄老之治”,掀开了儒治的篇章。
    在汉武帝时期,中国出现了一位最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写出了中国古代第一部最辉煌的史学名著——《史记》,《史记》中对此做了明确的记载。
    《史记·儒林列传》说:“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这里的“窦太后”,就是窦太皇太后,汉武帝的奶奶,汉文帝的皇后,汉景帝的妈妈。她曾是西汉前期“文景之治”——“黄老之治”的见证人和支持者。她在武帝初期,是一位实权在握的太皇太后,生前坚持“黄老之治”,反对任何以其他治国思想取代“黄老之治”。武帝元年,她赞同取消文学贤良对策中的“刑名(法家)”对策者的博士录取资格;二年,她镇压了企图用儒治来取代“黄老之治”的王臧、赵绾和撤掉了支持这一举动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

    她的去世在武帝六年。她一去世,汉武帝就任用了过去支持儒治的外戚田蚡为丞相,田蚡立即就结束了“黄老之治”,实现了儒治,即“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就是说,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对此事的记载是清楚的:在武帝初期,完成由“黄老之治”向儒治转变的关键人物是田蚡,时间在武帝六年。而且,田蚡在实现由“黄老之治”向儒治转变的过程是和平的,没有烧书杀人,没有搞株连打击。他主要是将“黄老”从占统治思想的宝座上“绌”退;同时,对在武帝元年遭到取消博士录取资格的“刑名(法家)”的平反呼声,再次予以“抑”制;最后,使儒家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汉代治国的根本思想。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汉武帝在采纳了田蚡“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的建议以后,将儒家的五经博士考试制度化了。同时,他大力宣传儒家的其他经典《论语》和《孝经》,尤其是《孝经》,还将其思想具体化为“举孝廉”。所以,他是以儒家的《七经》治国。但汉武帝并没有取消一般文学贤良考试,非儒的一般文学贤良可通过文学贤良考试当官。“黄老”和“刑名”虽遭“绌抑”,取消了这两家的博士考试资格,但这两家的人物可以通过上书言事,如果说得有道理,而本人又有能力,照样可以当官。
    对《史记》所载的汉武帝六年的“武安侯田蚡为丞相,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怎样认识?当时的学者没有什么特殊说法。两千年后,公元1993年,孙景坛将其正式概括为“绌抑黄老,崇尚儒学”。
    历史在飞速发展,“刘彻茂陵多滞骨”,西汉王朝很快为王莽的“新”所取代;“新”又很快被“更始”政权所取代;“更始”又很快被刘秀的东汉所取代。东汉由刘秀到明帝、章帝、和帝以后,从西汉武帝六年算起,大约过了230多年,关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又出了一本断代专著《汉书》,其主要著作权人为班固。

    班固在《汉书》中,关于与《史记》相重的西汉史,除《董仲舒传》外,差不多都抄《史记》,或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关于田蚡的“绌抑黄老崇尚儒学”,他也几乎照单全收,如《汉书·儒林传》说:“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只是将《史记》中的“绌”改成了“黜”。然而,《董仲舒传》却别有洞天:他横生出了个董仲舒在武帝初期的对策事,以及与此相连的《天人三策》,第三策中还有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并认为这一建议曾被汉武帝所采纳。即,他认为,汉武帝时期的结束“黄老之治”和实行儒治,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临渊羡鱼的下一句


    从《汉书》问世到公元1030年前,即930多年,对班固的这一说法,中国古代学术界几乎无人问津。直到公元1030年左右,五代六朝时期,北宋三先生之一孙复在创建理学时才首次提到:“推明孔子,抑黜百家,……斯可谓尽心圣人之道也。暴秦之后,圣道晦而复明者,仲舒之力也。”但孙复此时的学术是私学,在社会上没有影响。
    历史又过了50多年,到公元1084,中国史学界又出了一部重要的名著《资治通鉴》,作者是司马光。司马光跟孙复一样,对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中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情有独钟,曾作诗说:“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尤其是在《资治通鉴·汉纪九》中,正式构造了一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由于《资治通鉴》受到了北宋皇帝的赞许,后有胡三省注,又有朱熹作的《通鉴纲目》,于是,这种说法伴随理学的兴起,开始深入人心。就是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说在中国古代学术界真正成气候,是从北宋司马光始。
城市:
称呼:
面积:
手机:
户型:
小区:

相关文章

0条回复
我要评论
您好,1个月内您的最佳装修吉日为

2018年4月26日

三月 十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若您当天无法开工,2018年5月14(三月廿九)

等其它更多日期也是您的装修吉日。

查看全部吉日 >>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

Copyright (C) 2019-2039 zdd365.com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4025474号-1

装修报价

免费设计

公司加盟

装修计算器 今天已有2080人计算了报价
X 错误提示

主材费:                    ? 元

施工费:                    ? 元

设计费:                    ? 元

质检费:                    ? 元

我们的装修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为您推荐3家装修公司免费上门量房,请您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