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
点击:2001 时间:2014-12-18 11:50
打呼噜,又称打呼、打鼾。打呼噜对打呼噜者一般毫无痛苦表情。但重症打呼噜者常常出现“呼吸受阻一骤停一憋醒一入睡打鼾”四步曲。由于多次翻身醒转,故睡眠多不安稳,称为睡眠性呼吸暂停综合征(详见睡眠与睡眠病)。
长期打呼噜对人体的健康也有危害。因为人在整个睡眠过程中,大脑中枢神经组织始终得不到充足的氧气,易使大脑产生缺氧,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如易做恶梦,睡眠不实,白天常感头昏脑胀,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思维判断能力减退,精神忧郁不振,容易发怒和激动,头痛,全身疲乏无力,眼前发黑等等。这些对打呼噜者本身也是一种折磨。
为什么有的人打呼噜,有的人却不打?经有关专家研究发现,除少部分人外,打呼噜都是一种病态。有人检查了86例打呼噜者,其中48例鼻咽疾病,占56%。其中又有18例经耳鼻喉科疗后,打呼噜消失或大大减轻。由此可见打呼噜与鼻咽部疾病关系密切。
有人在仰睡时,鼾声大作,而一旦改为侧睡时,鼾声立即消失;体型矮胖,颈粗而短,咽部肌肉肥厚,咽腔狭窄者容易打砰噜;喜高枕曲颈而卧的人,易出鼾声;饮酒成瘾或过度的人都容易打呼噜;有时伤风感冒也会打呼噜。过度劳累而深睡者;鼾声相对较大:打呼噜者男性比女性多5-6倍,有些打呼噜者还有家族史。
有人通过夜间观察并作了模拟试验,发现在腭和舌根处是发出呼噜声的主要来源。人在熟睡时,全身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吸气时上呼吸道成负压;软呼吸道壁内移、腭和舌根是咽部最易移动的组织,在气流的冲击下引起振动,发出鼾声。由于振动的组织有多有少,振幅频率不一,所以就形成了不同的鼾声。如鼻通气不畅,负压增大,在张口呼吸的情况下,则舌根后移振动而发出强大声响;如曲颈仰卧,则舌根阻塞喉部,导致呼吸暂停而缺氧,此时鼾声也暂时消失;又如,呼气时松弛的软腭受气流冲击,也能发出声响,但软腭紧贴咽后壁时,几乎关闭鼻咽通路,气流可夺口而出,就带动了舌根的振动而发声。总之,一呼一吸,鼻咽部参与打呼噜的组织多少不一,振动的形式和轻重不等,这就好像一个交响乐队,随气流的冲击,发出各种各样的鼾声。
2、减肥。肥胖者多打鼾,原因是肥胖者全脂肪积聚,喉部组织也不例外,呼吸道容易堵塞,打鼾及间歇窒息次数因此增多。
3、侧卧。侧卧可防舌根后坠,故可减少打鼾。对习惯于仰卧的呼嗜者,可在其睡衣背部缝上一个乒乓球,这样,他就非侧卧不行了。
4、睡前禁服镇静剂及抗组织胺药物。这些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剂可令舌根及喉部肌肉过分松弛,容易振动而发出鼾声。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