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冲
点击:3175 时间:2014-12-16 15:53
马革裹尸成语出处是南朝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那么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呢,接下来就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
推荐答案:马援
马革裹尸是什么意思?
中文发音:mǎ gé guǒ shī。
成语解释:革:皮;皮革;裹:包。用马皮将尸体包起来。形容英雄战死杀场的决心和无畏气概。
成语使用: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发音技巧:革,不能读作“ɡě”。
书写技巧:裹,不能写作“里”。
褒贬解析:属褒义成语
近义词:决一死战、赴汤蹈火
反义词:临阵脱逃
英语翻译:die on the battlefield
亦作“ 马革裹尸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谓英勇作战,死于战场。《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於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牀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北齐 朱瑒 《与徐陵请王琳首书》:“诚復马革裹尸,遂其平生之志;原野暴体,全彼人臣之节。”《宋史·崔翰传》:“臣既以身许国,不愿死於家,得以马革裹尸足矣。” 清昭槤 《啸亭杂录·记辛亥败兵事》:“余刀俎餘生,受君恩乃不死,今得以马革裹尸幸矣!”《东北人民抗日诗词选·追悼歌》:“抱定决心甘愿效命疆场,马革裹尸誓不生回营。”亦作“ 马革盛尸 ”。
金何宏中 《述怀》诗:“马革盛尸每恨迟,西山饿踣更何辞。”亦省作“ 马革 ”。《隋书·李圆通陈茂等传论》:“终能振拔污泥之中,腾跃风云之上,符马革之愿,快生平之心,非遇其时,焉能至於此也。” 清 蒋士铨 《冬青树·勤王》:“我 文天祥 官树牙旗,志存马革,敢不戮力勤王提兵破敌也。”
马革裹尸造句:
1、作为一名军人,就是要保家卫国,即使在战场上马革裹尸又有妨呢。
2、神秘的古罗布泊是马革裹尸的战场。
3、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4、身为军人,为了国家人民,即使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5、纵然谄媚诬蔑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这是执著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狼烟,只是豪壮的选择。作为军人当以马革裹尸,报效国家!
6、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7、男儿立志在沙场,即使是马革裹尸,也无怨无悔。
8、作为军人应当有马革裹尸,为国捐躯的气节。
9、在台儿庄战役中,马革裹尸者不计其数,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10、昔日马革裹尸的悲惨已经不在,幸福生活来临了。 闭上眼,那马革裹尸,凄凉悲惨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没有那些马革裹尸的烈士们,怎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马革裹尸的主人公马援简介:
马援(前14—公元49年),字文渊,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著名的军事家。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
马援的祖先是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败秦军,功勋卓著,被赵惠文王赐号为“马服君”,自此,赵奢的后人便以马为姓。汉武帝时,马家从邯郸移居茂凌。马援的曾祖父马通,汉武帝时,因功被封为重合侯,但因为他的兄长马何罗谋反,马通受到牵累,被杀,所以马援的祖父、父亲这两代家境式微,地位不显。马援有三个哥哥,他们是马况、马余、马员。都很有才能。王莽时,又都做到了二千石的高官。 马援十二岁时,父亲去世。马援“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汉书·马援列传》)。曾跟人学习《齐诗》,但其心不在章句上,学不下去。于是,他向长兄马况告辞,要到边郡去种田放牧。马况很开明,同意他的意向,嘱咐他说:“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后汉书·马援列传》)。
没等马援起身,马况去世,马援留在家中,为哥哥守孝一年。一年中,他没有离开过马况的墓地,对守寡的嫂嫂非常敬重,不整肃衣冠,从来不踏进家门。 后来马援当了郡中的督邮。一次,他奉命押送囚犯到司命府。囚犯身有重罪,马援可怜他,私自将他放掉,自己则逃往北地郡(治今甘肃庆阳西北)。后天下大赦,马援就在当地畜养起牛羊来。时日一久,不断有人从四方赶来依附他,于是他手下就有了几百户人家,供他指挥役使,他带著这些人游牧于陇汉之间(今甘肃、宁夏、陕西一带)。马援过的虽是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但胸中之志并未稍减。他常常对宾客们说:“大丈夫立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马援列传》)。
以上就是爱装网的小编为各位读者整理的关于马革裹尸的主人公是谁的全部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