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赵炜
点击:3101 时间:2014-12-12 15:53
扁鹊是战国时著名医学家,居中国古代五大医学家之首,所以人们就用传说中的上古轩辕时代的名医扁鹊的名字来称呼他,那么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呢,接下来就同小编一起来来了解一下吧。
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
推荐答案: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扁鹊简介: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越人,又号卢医,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春秋战国时期渤海郡郑(今河北沧州市任丘市)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被认为是神医,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了上古神话的黄帝时神医“扁鹊”的名号来称呼他。少时学医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擅长各科。在赵为妇科,在周为五官科,在秦为儿科,名闻天下。秦太医李醯术不如而嫉之,乃使人刺杀之。扁鹊奠定了中医学的切脉诊断方法,开启了中医学的先河。相传有名的中医典籍《难经》为扁鹊所著。河北省《博野县志》载:其墓在博野芦村,毁于大跃进时期。
因为扁鹊一生游历四方,所以去过的很多地方。以至于关于扁鹊的籍贯有一些争议。有古书记载的是春秋战国时期魏国三川郡(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人,唐朝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引《黄帝八十一难》说:“(秦越人)家于卢国,因命之曰卢医也。”卢国,在今山东长清。“渤海郡”在今山东省中南部和西北部。“郑”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一带。一生创有:《难经》,四诊法(即望、闻、问、切)。
扁鹊主要成就是什么?
扁鹊在诊视疾病中,已经应用了中医全面的诊断技术,即后来中医总结的四诊:望诊、闻诊、问诊和切诊,当时扁鹊称它们为望色、听声、写影和切脉。这些诊断技术,充分地体现在史书所记载他的一些治病的案例中。他精于望色,通过望色判断病证及其病程演变和预后。
如他晋见齐桓侯时,通过望诊判断出桓侯有病,但是病情尚浅,病位还只是在体表腠理的部位。他劝齐桓侯接受治疗,如不治则病情将会加深。桓侯因自我感觉良好,拒绝治疗。不久,扁鹊再度晋见桓侯时,指出其病情已加重,病位已进展到血脉,再次劝说其接受治疗,以免病情更加发展。桓侯仍然拒绝治疗,心中不悦,认为扁鹊在炫耀自己,并以此牟利。当扁鹊第三次晋见他时,认为病情已恶化,病位进入到内部肠胃,如不及时治疗,终将难治。桓侯仍不予理睬。最后一次,扁鹊通过望诊,判断桓侯病情危重,已进入到骨髓深处,病入膏肓,无法救治。果然不出所料,齐桓侯不久即发病,终于不治而死。此病例说明扁鹊当时已经能很好应用望诊,而且诊断水平相当高。
扁鹊的切脉诊断法也很突出,具有较高水平。《史记》称赞扁鹊是最早应用脉诊于临床的医生。先秦时期,中医的脉诊是三部九候诊法,即在诊病时,须按切全身包括头颈部、上肢、下肢及躯体的脉。扁鹊脉诊及其理论可从虢太子这一病例的诊断中体现出来。当时虢太子已昏迷不醒,扁鹊通过脉诊判断为“尸蹶”。他认为患者的阴阳脉失调,阳脉下陷,阴脉上冲,也即阴阳脉不调和,导致全身脉象出现紊乱,故患者表现如死状。其实,患者并未真正死亡,除脉诊外,他还观察到患者鼻翼微动。结合切摸,他发现两大腿的体表仍然温暖,因而敢于下此判断。扁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应用脉诊来判断疾病的医生,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脉诊理论。
扁鹊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从齐桓侯这个案例来看,他之所以多次劝说及早治疗,就寓有防病于未然的思想。他认为对疾病只要预先采取措施,把疾病消灭在初起阶段,是完全可以治好的。他曾颇有感触地指出:客观存在的疾病种类很多,但医生却苦于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因此,他很注重疾病的预防。
扁鹊是怎么死的?
扁鹊一生行医救人无数,而且医德崇高,深受人们的爱戴,但是他的高超医术也引来了其他医生的嫉妒。
他九十岁高龄的时候带着弟子到秦国行医,刚好秦国国君秦武王头部患有疾病,一发病就会耳鸣眼花,头晕目眩,弄得寝食不安,秦武王听说扁鹊医术十分厉害,就打算请他来给自己看看,秦武王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身边的御医李醯,这个李醯医术平庸,所以一直无法医好秦武王的病,作为同行,李醯当然知道扁鹊的厉害,也非常嫉妒扁鹊的才能。听到秦武王要请扁鹊,他十分害怕,担心扁鹊一旦治好秦武王的病,一定会受到武王的重用,而自己肯定就要失宠。
于是李醯千方百计阻挠扁鹊来给秦武王医治,他向秦武王进言说:大王您的病是在耳之前,目之下,以您尊贵的身份,如果请一个江湖游医来给您治病,万一治坏了,让您耳聋眼瞎,那可怎么是好!而且这个扁鹊很有可能是从别国派来的刺客。这番谗言说得秦武王也犹豫不决,而李醯则借机派人暗中刺杀了扁鹊,一代名医就这样死在了一个平庸的御医手中。关于扁鹊是哪个朝代的人今天爱装网的小编就为大家全部介绍完了。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