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莫
点击:3566 时间:2014-12-09 16:44
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成语诚惶诚恐使用语法有哪些?诚惶诚恐成语出处以及作者是谁?接下来就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
发音技巧:惶,不能读作“huǎnɡ”。
书写技巧:诚,不能写作“成”。
中文发音: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成语解释:诚:确实;惶:害怕;恐:畏惧。原指封建官吏给皇帝上奏章时用的客套话;表示敬畏而又惶恐不安;现形容尊敬、服从或泛指心中有愧而恐惧不安。
成语辨析:~和“战战兢兢”;都表示“谨慎害怕”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偏重在谨慎;“战战兢兢”偏重在害怕。②“战战兢兢”含贬义;~在表示尊敬时不含贬义。
成语使用: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带有幽默或讽刺的意味
英语翻译:really afraid and trembling
褒贬解析:属贬义成语
近义词:惊惶失措、惶恐不安、胆战心惊
反义词:处之泰然
(1)、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表示惶恐不安。《后汉书·杜诗传》:“ 诗 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牧养不称,奉职无効,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宋 王安石 《辞同修起居注状》之六:“臣诚惶诚恐,震怖不知所出。” 明 高明 《琵琶记·丹陛陈情》:“干凟天威,臣谨诚惶诚恐,稽首顿首。”亦省作“ 诚惶 ”。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谨奉表以闻,臣 云 诚惶以下。”
(2)、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毛泽东 《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国民党很怕批评,每次开参政会就诚惶诚恐。” 林淡秋 《马逢伯》:“当他轻飘飘地跟着专差冲出小客栈的大门,诚惶诚恐地踏进省政府的大门时,他发觉自己手里还捏着一双筷子。” 古华 《芙蓉镇》第三章六:“是祸,是福?她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成语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杜诗传》:“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作者范晔简介:
范晔(398--445),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东人)人,南朝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博涉经史,善属文,能隶书,晓音律。范晔始为尚书吏部郎,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汉书,成一家之作。撰成《后汉书》,为我国史学名著。《后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东汉一代的历史。今通行本共一百二十卷。本纪、列传部分为范晔撰,志未作完,范被杀。
北宋时,人们把晋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后汉书》在体例上新创立了《党锢》、《文苑》、《独行》、《列女》等类传。本书以文采著称于世,范晔所写纪传,笔势纵放,词句绮丽凝炼,颇具骈文句法,其中一些人物形象也刻画得真切感人。名篇有《班超传》、《张衡传》、《范滂传》等。书中的序论和赞尤为突出,作者曾自诩为“奇作”,比之于《过秦论》。书中收录了大量的东汉的散文、辞赋、诗歌。此书内容充实,文笔简练生动,议论部分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文气流畅,既具史学识见,又有较高文学价值。
刘宋初年,地方官吏的任期仍承袭在晋时期六年一任的制度。大约在永嘉十五年(公元438年),范晔离开宣城,调任为长沙王镇军长史,并领衔为宁朔将军。次年,范晔的嫡母在宜都去世。那时,其兄范暠在宜都担任太守。父亲去世后,嫡母一直随暠在官。按照礼教的规定,范晔应该即刻启程奔丧。
诚惶诚恐造句:
1、他开出的政策处方,尤其是税收再分配政策,比麦凯恩先生诚惶诚恐的减税承诺更加公平合理。
2、然而,即使在生活中没能得到想要的结果,也没理由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悠闲逛荡,对未知事物诚惶诚恐。
3、但这种自然、健康的特性却牢牢控制了我们的生活,以至于我们时时诚惶诚恐,害怕面对外部的世界,为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烦恼不已。
4、即使在这个行当里干了这么多年,每次与死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我还是会感到诚惶诚恐。
5、尽管那时候我已经身为教授,可在他面前,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面对大师、诚惶诚恐的年轻见习生。
6、如果你曾经暗恋过一个人,哪怕这个人是和你吵过架的小表哥,你也会真切地明白,这样的眷恋是多么的诚惶诚恐和患得患失。
介绍到这里关于诚惶诚恐是什么意思爱装网的小编就为各位读者全部介绍完了。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