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
点击:4190 时间:2014-12-09 14:33
别来无恙语出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那么别来无恙是什么意思呢?别来无恙成语使用方法是什么呢?别来无恙成语出处是哪部著作呢?带着以上几个疑问来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别来无恙是什么意思?
中文发音:bié lái wú yàng。
成语使用:作谓语、分句;用作别后通信或重逢时问候
成语解释: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英语翻译:trust you have been well since we parted
褒贬解析:属中性成语
成语繁体:别來無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别来无恙成语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干曰:‘公瑾别来无恙!’”
作者罗贯中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罗贯中什么时候创作的《三国演义》?
约在公元1360~1363年间,“有志图王”的罗贯中来到了起事称霸的张士诚那里作客。但是,张士诚并不重视知识分子,也不听取他们的意见。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九月,刘亮、鲁渊等人纷纷离去,不久,罗贯中也离开了张士诚,再次北上,到至正二十六年,罗贯中又回到了杭州。《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写作,当在该年以后。这时,他已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对历史、对人生都有了比较成熟的看法,完全具备了创作《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条件。
罗贯中名言名句赏析:
1、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2、卧龙南阳睡未醒,又添列曜下舒城。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
3、一凤并一龙,相将到蜀中。才到半路里,凤死落坡东。风送雨,雨随风,隆汉兴时蜀道通,蜀道通时只有龙。
4、生死无二志,丈夫何壮哉!不从金石论,空负栋梁材。辅主真堪敬,辞亲实可哀。白门身死日,谁肯似公台!
5、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独行斩将应无敌,今古留题翰墨间。
6、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余赤兔马千里,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今太懦,养鹰休饱昔无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无恩大耳儿。
7、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即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
施耐庵和罗贯中是什么关系?
罗贯中是施耐庵的学生,施耐庵是罗贯中的老师。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兴化白驹场人(今属江苏)。他根据民间流传宋江起义的故事,写成长篇小说《水浒传》。内容描述北宋末年当政者横征暴敛,以致官逼民反的情形,描写宋江起义和失败的经过,以及众多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塑造了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如武松、李逵、鲁智深、林冲、宋江等。其中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场等故事,更是引人入胜。《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其它的是《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
别来无恙造句:
1、点点暖阳,穿越岁月时光;缕缕怀想,如果可以手捧一束郁金香,道一声:别来无恙?
2、而凯旋归来后,是否可以别来无恙?
3、我们都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别来无恙着。
4、那些被淡忘的时光、是否别来无恙。
关于别来无恙是什么意思今天爱装网的小编就为各位读者介绍到这里了。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