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煦
点击:5474 时间:2014-11-28 11:24
车水马龙这个出自于范晔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一个典故,故事中讲述到车水马龙是从马太后诏书中的话简化而来,那么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和小编共同来了解一下吧。
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
成语解释: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成语举例:花天酒地,闹个不休,车水马龙,日无暇晷。(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水,不能读作“suǐ”。
成语辨形:龙,不能写作“尤”。
成语谜面:最繁华的街道
成语造句:
1、在河的那一带,两岸的树木枝叶伸展于水面上,造成一种宁静的气氛,与附近城市车水马龙的情形迥然不同。
2、上海市街,整日车水马龙的,交通繁忙。
3、由于时代的发展,工业发达,市中心渐渐都市化起来,大厦林立,车水马龙,行人如鲫,加上工业的设立,蜕变为一个繁华的闹市。
4、大街上车水马龙的样子,甚是热闹啊!
5、这几天正是过年的喜庆时节,天黑后的城市,华灯初上,大街上车水马龙,远远望去,到处都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真是美极了。
6、初来大都市,感觉车水马龙,真是繁华啊!
7、她急匆匆地朝着伦敦西部赶去,推搡着人行道上来往的行人,连看也不看一眼就跑步横穿车水马龙的街道。
8、来到宝岛繁华的城市台北,这里车水马龙高楼矗立行色匆匆。
9、我喜欢乡下的宁静,胜过于都市的车水马龙。
10、那次事故之后,简在车水马龙中开车感到力不从心。
11、当时的时代广场以车水马龙闻名。
12、夜空点点繁星,街头车水马龙。
13、锣湾是香港最受欢迎的购物区之一。不分昼夜,区内都是游人如鲫,车水马龙。然而,行人路拥挤、人车争路、繁忙交通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和噪音、行人过路设施匮乏、道路标志散乱及街道景观沉闷,都令行人环境不够舒适。
车水马龙成语典故出处:
《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作者范晔简介:
字蔚宗,南朝宋 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二十四史”之一。《后汉书》是继《史记》、《汉书》之后又一部私人撰写的重要史籍。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后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讫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6年的史事。
《后汉书》纪十卷和列传八十卷的作者是范晔,此书综合当时流传的七部后汉史料,并参考袁宏所著的《后汉纪》,简明周详,叙事生动,故取代以前各家的后汉史。北宋时,有人把晋朝司马彪《续汉书》志三十卷与之合刊,成今天《后汉书》。(爱装网温馨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参考)
车水马龙成语典故简介:
汉光武帝刘秀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他为了纪念那些帮助光武帝中兴汉朝的功臣,命画师在南宫云台中画上他们的像。在这些功臣像中,却没有大功臣伏波将军马援的像。这是为什么?原来,皇后马氏是马援的女儿。明帝为了避免亲宠外戚的嫌疑,故意不画的。
马皇后牢记父亲遭人嫉妒陷害、含冤而死的教训,处处虚心待人。马皇后那时没有亲生儿子,明帝立贾氏的儿子为太子,委托马皇后教养。马皇后把他当作亲生儿子一般,精心培养,母子十分亲热。明帝去世后,18岁的太子继皇位,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
汉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把马太后的兄弟封爵。马太后遵照光武帝生前的规定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制度,坚决反对。她说:从前外戚外出的情景,真是‘车如流水,马如游龙’,如此招摇,实在不好啊!后人把车如流水,马如游龙简略为成语车水马龙,形容车马不绝的热闹景象。关于车水马龙是什么意思今天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了。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