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新
点击:9979 时间:2014-11-25 17:40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想必大部分人都是有所了解的下面小编为了能够使大家能够更深入的了解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特地整理了一下资料。
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
唐朝人,柳公权(公元778年—公元865年),字诚悬,唐代著名书法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柳公权书法以楷书著称,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他的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认为颜真卿,欧阳询的字最好,便吸取了颜,欧之长,在晋人劲媚和颜书雍容雄浑之间,形成了自己的柳体,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 “颜筋柳骨”的美誉。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观钟楼铭》、《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神策军碑》。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简介:
中文名称: 柳公权
又 名: 字诚悬
朝 代: 唐
生 卒 年: 778——865
国 别: 中国
籍 贯: 陕西耀县
代 表 作
美术图片: 伏审帖 兰亭诗 冯宿碑 十六日帖 圣慈帖 复东林寺碑 太上老君常清静经 太子太傅刘沔碑 尝瓜帖 张兰亭诗帖 李晟碑 洛神赋十三行跋 玄秘塔碑 神策军碑 紫丝靸鞋帖 苻璘碑 蒙诏帖 赤箭帖 辱问帖 回元观钟楼铭并序 送梨帖跋 金刚经刻石 高元裕碑 魏公先庙碑
类 别: 古代书法家
生平经历
大唐文化瑰丽堂皇,书法艺术名家辈出。初唐有欧、虞、褚、薛;盛唐有张旭、颜真卿、怀素诸人;中晚唐有柳公权、沈传师诸大家。柳公权从颜真卿处接过楷书的旗帜,自创“柳体”,登上又一峰巅。后世以“颜柳”并称,成为历代书艺的楷模。
懿宗时,咸通初年,柳公权改为太子少傅,改少师;在咸通六年(865)卒,赠太子太师,时年八十八。
柳公权仕途通达,只是在八十二岁那年,因年老力衰,反应稍迟钝,在上尊号时不慎讲错,御史弹劾他,结果被罚了一季的俸禄。各朝皇帝都爱他的书法,爱他的诗才,甚至他的谏议也乐意接受。柳氏的一生,除了少许时间在外任官,基本上都在京城,在宫中,在皇帝身边。其一生,一直在不断地为皇家,为大臣,为亲朋书碑。柳公权颇像一只关在禁笼中的金丝雀。这样的生活使他缺少壮阔的气度、宽广的视野、浩瀚的生活源泉。颜体一碑一碑曾不断地变,柳体在其成熟以后变化较少;颜真卿像奔腾咆哮的洪流,柳公权却似流于深山老林的洞水。这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情调。
晚期:柳书的晚霞
八十岁以后的八年中,柳公权进入人生和书艺创作的晚期。他依然让生命与书艺交互滋养:生命在书艺创作中前行,书艺又为生命润色辉映。他至八十七岁仍书有《太子太保魏谟碑》(《宝刻类编》著录)。从其代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复东林碑》可以看到他以生命最后一段晚霞映染在碑的字里行间。那种风采已不是朝阳般的充满蓬勃生机的光辉,也不像灼灼当午的炎日,而是一片灿烂的晚霞;笔锋的利铦转入内部,气韵与自然贴近,通篇之旨趣与大化亲和,是宗匠晚年的心智所悟,老笔所致。柳公权就像一位得道之人向青山深处走去,攀上极顶,又终于消逝在山阿里,将书魂凝刻进书学的峰峦中。
柳公权的代表作欣赏:
颜真卿是初唐时期著名书法家,其代表作有很多,根据不同的年代,风格不同,代表作也不同。中年时期的《多宝塔碑》,六十多岁创作的《麻姑仙坛记》,七十多岁时的《颜勤礼碑》,以及晚年的《自书告身贴》都是颜体正书的代表作,除此之外,颜体行草书也颇具盛名,最著名的有《祭侄文稿》、《争座位贴》和《裴大将军诗》,其中《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作者的悲愤之情在书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柳公权师承颜真卿,并有自己的创新,世称“颜筋柳骨”,实际上是更多的参考了魏碑的风骨。代表作也很多,传世的包括《玄秘塔碑》、《神策军碑》,还有小楷经典《金刚经》。
柳公权的书法有什么特点?
柳公权的书法在唐朝当时即负盛名,民间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说法。他的书法结体遒劲,而且字字严谨,一丝不茍。在字的特色上,以瘦劲著称,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以行书和楷书最为精妙。也由于他作品独到的特色,因此,柳公权的书法有「柳体」之称。以上就是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的关于柳公权是哪个朝代的全部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