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立
点击:2001 时间:2014-10-29 15:34
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 人们认为喝点雄黄酒可以杀虫祛邪,去病消灾,减少疾病,增进健康。殊不知,喝雄黄酒不但对身体不能起到消毒、避邪、祛病的作用,相反还可能导致急性中毒。
有关于是否能饮用雄黄酒的报道
“雄黄酒是端午节的美酒。旧时江南地区几乎家家酿造雄黄酒,但多为男人饮,有些会喝酒的女人也会喝些。但是,小孩不能喝。”南京市作协副主席、南京著名民俗专家薛冰在接受《北京科技报》采访时说,他小时候就喝过雄黄酒。其实,雄黄过去在一般的中药店很容易买到,人们一般在端午节的时候,把它调和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黄酒。因端午节临近酷暑,各种虫类致病菌纷纷活跃起来。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雄黄解毒防疫的功能,加之民间传说《白蛇传》里的白蛇就是喝了雄黄酒后现的原形,所以,后来民间都起而仿效。
雄黄酒有剧毒
所谓雄黄酒,就是在黄酒或白酒中加入一种称为雄黄的物质浸泡而成。雄黄这种物质是一种含有硫化砷的矿石,而硫化砷是一种有毒的矿物(三氧化二砷就是砒霜),做药时只能作为外用,不能内服,否则人服后会中毒。提起砒霜,有人就会毛骨悚然,它是一种剧毒物。说到砷,人们却不以为然,往往无动于衷。其实,砷正是砒霜(三氧化砷)的主要成分,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故毒性极大,口服5-50毫克即可中毒。二硫化砷就是雄黄,三硫化砷是雌黄,水溶性较小,毒性较三氧化二砷为低。但也能引起中毒。轻者发生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砷化物急性中毒以脑脊髓和胃肠型的症状为主,如神志不清、痉挛、胃痛、呕吐、腹泻和血压下降等,直至死亡。慢性砷中毒,表现为身体疲劳倦怠、食欲不振、眩晕、气短、心悸、便血等。与此同时,还可出现皮疹、口腔炎、颜面及四肢末梢神经炎,痴呆等症状。人体内的砷含量为14-21毫克,每日人体摄取量一般为100-130微克,大部分通过饮食进入人体。如果在端午节常饮雄黄酒吃雄黄炒豆,会造成砷在体内慢性积蓄,进入人体过多,富含胶体的毛发和指甲中可高度浓缩砷,骨和皮肤内的浓度也很高,一旦发生中毒时,在肝脏内也有大量的砷。
中医药学认为,雄黄外用治疗疥癣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内服微量,可治惊痫、疮毒等症。但由于雄黄毒性太大,极少用于内服。一般内服多入丸、散剂。由于雄黄遇热易分解为三氧化二砷,有剧毒,因此,中药学上有雄黄忌火煅之说。
吉军教授强调,并不是任何体质的人都可以饮用雄黄酒。对于不是寒性体质的人来说,经常饮用雄黄酒就会对人体的胃等器官造成一定的伤害。
由此可见,雄黄酒并不是传说中有消毒避邪、增进健康的良药,而是危害人体健康的毒药。 为了避免发生中毒,我们应当相信科学、移风易俗、革除喝雄黄酒、吃雄黄豆的旧俗。
雄黄酒介绍
“雄黄”又名雄精、石黄、薰黄、黄金石,产自湖南、甘肃、云南、四川等地。雄黄性温、微辛、有毒,既可以外搽又可以内服,主要用做解毒、杀虫,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等,效果较好。雄黄少量饮用,可治惊痫、疮毒,但由于雄黄有腐蚀之力,所以一定要经医生指示,并遵古法炮制的雄黄酒才能喝。
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
传说屈原投江之后,屈原家乡的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遗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抛入江中。一位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鱼龙,保护屈原。一会儿,水面果真浮起一条蛟龙。于是,人们把这条蛟龙扯上岸,抽其筋,剥其皮,之后又把龙筋缠在孩子们的手腕和脖子上,再用雄黄酒抹七窍,以为这样便可以使孩子们免受虫蛇伤害。 据说这就是端午节饮雄黄酒的来历。至今,我国不少地方都有喝雄黄酒的习惯。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