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洋
点击:4101 时间:2014-09-15 15:57
撒切尔夫人简介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英语:Margaret Hilda Thatcher, Baroness Thatcher)她是英国保守党第一位女领袖,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创造了蝉联三届,任期长达11年之久的记录女首相。若只以连续而单一的任期计算,则是自19世纪初叶利物浦伯爵以来任职时间最长的英国首相。2004年,在MORI的一个调查中,撒切尔的评价在20世纪英国首相中位列第四。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享年87岁。
中文名: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
外文名: Margaret Hilda Thatcher
别名: 铁娘子
国籍: 英国
出生地: 英格兰肯特郡格兰瑟姆
出生日期: 1925年10月13日
逝世日期: 2013年4月8日
职业: 英国首相
毕业院校: 牛津大学理学士、文科硕士
代表作品: 《通往权力之路》《唐宁街岁月》
丈夫: 丹尼斯·撒切尔男爵
血型: O
玛格丽特·希尔达·撒切尔1925年10月13日生于英格兰林肯 郡格兰瑟姆市。1943年进牛津大学萨默维尔女子学院攻读化学。大学时代参加保守党,并担任牛津大学保守党协会主席。撒切尔夫人小时候受艾尔弗雷德-罗伯茨(她的父亲——一位从食品杂货商人发家致富成为格兰瑟姆市市长的保守派人士)的影响,对保守派的观点和立场有一定的认识并对政治有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能够去牛津大学继续学习,她用一年的时间学习了通常学四年的拉丁文,1943年进牛津大学她学习化学专业,对于化学的热情远没有她对政治的热情,她到这里不久就参加了这里的保守党协会并成为主席,18岁的她曾说过“政治已溶进了我的血液”。1947年至1951年任两家化学公司的化学研究员,利用业余时间攻读法律。她大学毕业后虽在一家塑料制造公司工作,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追求,她经常在周末乘车到伦敦或别的地方去参加保守党的会议,辩论,群众大会等活动。她把工作挣来的钱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经费,对此毫不吝啬。后来,在1948年保守党年会上她代表牛津毕业保守党协会发言,影响巨大,她被米勒提名为大特福选区的议员代表。
在1950年和1951年的选举中,玛格利特·玛嘉烈·希尔达·罗伯茨,出选一向为工党所占有的达特福德(Dartford)选区,在当时成为最年轻的保守党女性候选人。而她在肯特郡保守党活动中的活跃参与,使她结识了丹尼士·撒切尔·戴卓尔(Denis Thatcher),两人后来坠入爱河,于1951年结婚。丹尼士是一位富有的商人,因而有能力资助她投考律师公会,而她亦于1953年成功取得讼务律师的资格。同年,夫妇俩又诞下了一对孪生兄妹,分别取名为卡洛儿(Carol)和马克(Mark)。
于1979年至1990年出任英国首相。她既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也是英国20世纪内任职时间最长的政府首脑。作为一位资深的保守党政治家,撒切尔夫人的政治哲学被通称为“撒切尔夫人主义”(Thatcherism),这种政治哲学包含了选择性地在部分领域减低公共开支、减低直接税、撤销对商业活动的管制、货币主义政策货币主义的核心命题是:在经济活动中,货币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政府的角色是透过中央银行,调控在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数量,除此之外,不需要干预经济活动。 和私有化计划,对外巩固和发展英美特殊关系,重视西欧防务体系的加强 。另外,早在她担任首相以前,由于她高姿态地反对共产主义,而被苏联媒体戏称为“铁娘子”(Iron Lady),这个别名至今仍常常被引用。
撒切尔夫人任首相期间,对英国的经济和文化面貌作出了既深且广的改变。她削减工会工会,或称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工会原意是指基于共同利益而自发组织的社会团体。这个共同利益团体诸如为同一雇主工作的员工,在某一产业领域的个人。工会组织成立的主要意图,可以与雇主集体谈判工资薪水、工作时限和工作条件等等。 的力量,减低政府对商业活动的干预,又戏剧性地扩大自置物业,这一切的目的皆为希望建立一个企业化的社会文化。此外,她又有意为英国摆脱福利国家的色彩,而鼓励更具弹性的劳工市场,以希望能够提供更多职位和适应市场状况。但受到八十年代初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撒切尔夫人的政策造成了很严重的失业问题,从而加速英国本土的逆工业化。
故此,撒切尔夫人特别不受南韦尔斯、达拉谟郡(County Durham)和约克郡南部一带,传统采矿地区的欢迎。撒切尔夫人一直设法减低工会的权力,但手法却异于希思的政府。希思的政府主要的手段是通过单一的法案,但撒切尔夫人却变本加厉。当时有几次工会发起的罢工,企图或极力地在政治上挫败撒切尔夫人。其中以全国矿工联合会(National Union of Mineworkers,简称NUM)发动的罢工最为知名。但是,有别于1972年时的希思政府,撒切尔夫人对这次罢工已早有充足准备,她早先已经增大了煤的储存量,所以并未对发电厂的供应构成影响。另外,警察所采用的手法则令人质疑有违公民自由之嫌:警察除了阻止任何罢工的支持者接近罢工矿场的范围,而且更与罢工矿工的纠察队在约克郡欧格里夫(Orgreave)爆发了激烈的流血冲突。
可是,由于全国矿工联合会发动的罢工除了没有事先举行选举,是违反新修订的法例之外,又以武力阻止其它矿工如常上班。因此这次罢工并未得到大众舆论的认同,其中以南部及诺丁汉郡(Nottinghamshire)的磺区为甚。是次全国矿工联合会的罢工起自1984年初,至1985年初完结,历时整整一年,故称为英国1984年至1985年矿工大罢工。事件最后以过半数矿工重回岗位,迫使工会无条件投降而告终。自此以后,保守党政府保证无意毁灭本土采矿业,又对罢工矿工承诺他们的职业受到保障。但保守党政府仍旧在1994年采矿业私有化之前,把全部15个国营矿场一一关闭。
在1984年6月19日的演讲辞中,撒切尔夫人便指罢工的矿工是“内敌”,必须为自由和民主而将他们击败。 有评论员断言她使英国的经济重新恢复活力,但同时亦有人反驳她要为国内的高失业率和迅速恶化的贫富悬殊负责。不过,亦有人认为,英国虽然因戴卓尔夫人的政策导致经济陷入一段艰难而混乱的时期,但这却是英国经济踏入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可惜的是,她的保守党政府没有留意到,这些政策,却不经意地造就了英国工党在政府渐渐取得了优势。但事实上,在1990年戴卓尔夫人下台后,不论是保守党政府还是工党政府,仍然绝大部分地沿行她曾推行的经济改革。
在阿根廷,一个不太稳定的军事政权把持了政局,但这个政权因差劲的经济表现而不受广大的国民欢迎,为了增加支持,阿根廷的军政府在1982年4月2日,入侵阿根廷称之为马岛(Islas Malvinas)的福克兰群岛,对于英国来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首次遭到的入侵。阿根廷自1830年代以来便声称拥有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因而一直与英国发生纠纷。今次入侵以后,撒切尔夫人在不出数日,便指派英国皇家海军任务,去重夺群岛,遂而爆发了福克兰群岛战争。最后,英国战胜了阿根廷,夺回了群岛,重申主权,使英国国内一时间因为撒切尔夫人而重燃了爱国热诚,而她的声望亦由谷底反弹。
在对外事务上,她与美国维持了“特别关系”,并与美国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结成了紧密的盟友。而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战争,撒切尔夫人调遣英国皇家海军,从阿根廷手上夺回了福克兰群岛。 在冷战上,撒切尔夫人支持罗纳德·里根以遏制政策对抗苏联。这点与七十年代西方普遍主张的缓和政策大相迳庭,并与英国其他奉行缓和政策的盟友产生磨擦。另外,撒切尔夫人又欢迎美军在英国军事基地装置巡航导弹,从而引发一连串大型反核示威。但是,撒切尔夫人也是第一位对苏联改革派领袖戈尔巴乔夫摆出友善姿态的西方领袖。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掌权3个月之前,两人进行了一次会面,会后她更形容戈尔巴乔夫是“可以打交道的人(we can do business together)”。从那时开始,在戈尔巴乔夫领导苏联时,西方重新启动了接触与缓和政策。事实上,当时的苏联政府,权力其实已受到相当的侵蚀,及至1991年,苏联更在一片骚动中解体。至于撒切尔夫人的政府,则见证了冷战在1989年的终结。一般舆论公认,撒切尔夫人与美国的里根总统一样,对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撒切尔夫人于2013年4月8日上午因中风去世,享年87岁,她的葬礼定于4月17日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举行。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