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冲
点击:2611 时间:2014-09-11 14:34
重庆方言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口头创造,我们统称为俚俗语。俚俗语主要用于口语,流行于普通劳动人民中,是人民群众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语言智慧的结晶。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这重庆方言笑话。
重庆方言笑话大全(一)
1、“婆婆”
一重庆女生在北京大学念书。一日,有一老太太来探望她。同学问这女生“这是谁呀?”她回答说“是我婆婆。”同学们非常吃惊,疑惑不解地问:“怎么会是你婆婆呢?”这女生也十分奇怪地反问道“嘿!你凭什么说她不是我婆婆呢?
聪明的你知道她们究竟错在哪里吗?原来,重庆女生说婆婆指的是爸爸的妈妈即祖母,而北方人却理解为女生他丈夫的妈。
2、“我的孩子”
一日,船行至小山峡。一乘客忽然听见一声“我的鞋子(hai zi ),我的鞋子(hai zi )。”的惊叫,于是来不及思考就扑通一声跳进急流里。可寻找半天除了见到一只普通的鞋子,就没看到孩子的影子,他急得直问船上的人在哪里在哪里。”刚才那急呼掉孩子的妇女忙说“就在你眼前,就在你眼前。”
虚惊一场。
3、“二天”
小贺正在和来自东北的小周谈一些关于企业和做方面的事,不料秘书进来了并附在小贺耳边嘀咕了几句就走了。约莫过了一刻钟,小贺站了起来对小周说,“很高兴我们今天能够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我也衷心的希望我们以后合作愉快,不过我们外地公司现在正面临一笔投资,需要我去解决,所以我不得不离开一些日子。至于我们的一些具体事,二天在聊吧。”“好啊”,小周爽快的答应。
第二天,小周又如期而至可他发现小贺却没到。不可能,小贺一向都是守时的啊,在等片刻吧,可小贺依然没到。小周有点生气了,我得去问问他秘书。
“咚咚”,“谁呀?”,一个女人的柔和的声音从办公室传出来。“你们老总,我有事找他。?”“好吧,那就请进吧”。“你们老板为什么不守时,到现在都还不来?”小周有点生气的说。我们老板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们合作的事以后在谈吗?”没有啊,他不是说二天不也就是今天吗?”秘书听到这里,不禁笑了。告诉你吧“秘书说,我们的二天也就是以后?”“什么?”小周不禁张大了嘴,一时百思不得其解。
4、不买票嗦,那就把萝兜给我扔下去
故事是这样的…
说某翁,背驼。一日,登公车,正值拥挤。翁旁立一汉,苦其驼峰撞胸,遂嚷道:“你就把你的包袱放下来嘛!”,翁听出其话中有话,不快而回敬:“把你的萝兜挪开!”。售票员不明就里,乍闻此言,高声道:“抬萝兜上车的赶快买票!”,那汉闻听更是火起,“那个听说,萝兜要买票!”。驾驶员一听有人不买票还敢反嘴,在前面气休休地道:“不买票嗦,那就把萝兜给我扔下去!”
注:萝兜,在渝方言中,一作箩筐讲,另一意则为屁股
5、只有重庆人才能看懂的段子:
感冒了鼻子足球得很,
但篮球得去医院因为挂号要排球半天队,
体温器又冰球得很,
医生也水球得很,
不信医不了病,与其网球医院一趟
还不如手球在家好些,
药开得多,抽抽头垒球不倒,
如果住院,就没得自由了,乱跑还要被桌球回切,万一开刀,就更麻烦了,人长得胖,别个台球不动!
6、两个重庆人到北京观光旅游,由于对北京的地理环境不熟悉,就在公交车上打开地图研究。
甲:“我们先杀到天安门,然后再杀到毛主席纪念馆,最后杀到中南海。。。”
乙:“要得嘛,我们就按到你说的路线一路杀过切。”
(注解:重庆和四川人说的杀是指去的意思)
不幸被同车群众举报,下车后即被扭送至公安机关,交代了若干小时情况后才被放出。 甲乙两人来到了天安门广场,看着人来人往,两人一时无语……
甲忍不住:“你浪个不开腔(枪)喃?”
乙:“你都不开腔我浪个敢开喃?”
话音刚落,又被广场群众扭送至公安机关。
一周后两人走出了看守所大门,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甲说:“这哈安逸了,包包都遭整空了,哪点去搞点子弹嘛?”……门口的武警冲上来将两人按倒在地。
7、“滚不滚”
有一北方人来到重庆住宾馆,她正在接热水洗脸的时候,服务员走过来关切的问道:“滚不滚啊?”这位北方人一听怒不可遏。“你说什么?”“没什么啊,我只不过是问你开水滚不滚啊,这也错了吗?”“什么,开水,原来开水,哦,明白了。”“对不起啊,小姐,对不起啊,误会拉!”而这时的服务小姐却糊涂了,什么意思呀?真搞不懂。看来呀,她的脑袋还没开窍喔!
8、一句话方言重庆话版
重庆话:“今天老子豆站勒点老,你娃动动老子看。不要看你娃颗钻大,惹猫老老子直接汗块砖头在你娃脑壳高头!”
重庆话第2版:“今天老子逗站倒勒点儿,你碰哈我告哈,不要以为你……长得哈莽哈莽的,老子毛了直接捡坨砖头儿zhang你娃脑壳高头!”
重庆话第3版:“老子今天豆是站到勒点咯,你崽儿pang哈我告哈呢,莫以为你够日的长得登毒,把老子惹毛了,老子一砖头给你够日的汗倒脑壳上来!”
重庆话第4版:“你个宝批,宝都定转老,老子今天豆站倒呢行,动都不得动一下,你有*眼毒毒,豆过来动老子一下。不要看倒你龟儿哈起一砣,把老子惹毛老,随便手嗲块烂皮砖,整你龟儿冒烟!”
9、老人们摆农门阵时,说过这样一个故事。非加久以前的一天,在青羊宫门外前,坐了个老娘儿,面前摆了张纸飞飞儿,高上写起“哦呵,2分一个”。路过的人些看了都觉得神崴崴的,心头都想卖啥子哦呵哟,哦呵都能拿来卖嗦,都认为那个老娘儿肯定脑壳头有乒乓,是疯儿动。有些胆子大点儿的人喃,就跑及问:“太婆,你的啥子哦呵哟?看出来觑一下嘛”。那个老娘儿基本不开腔,最多说一句:“你买一个唦”。围到看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闹热,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但就是没得人及买。有个娃儿喃就不信,说了一句:“啥子哟,我来搞一盘!”说到起掏出2分钱走了过及。那老娘儿接到钱,从身后的背兜头翻出一个草纸包包来递给了那个娃儿。这下大家都挤拢来觑稀奇,只见那个娃儿拆开了纸包包儿后,里面又有一个纸包包儿,拆开后又是一个,但是里头好像有点儿啥子名堂。等到最后一个一拆开,只见一个苍蝇儿“嗡”地一声就飞走求了,这下只听到大家都说了一声“哦呵”。
重庆方言笑话大全(二)
A、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严禁奥运会期间到北京讲重庆方言
1、崽儿:重庆人对中年以下男性的称呼。中性词,通常用于第三人称,在特定情况下有蔑视之义。
2、“衩衩裤朋友”:穿开档裤时就一起玩耍,一起长大的特别亲密的好朋友。
3、整:通用动词。如整(办)事、整(戏弄)人、整(修理)器物、整(吃)饭等。
4、杀:去、到。有直接、立即的意思。如“杀馆子”指到饭馆吃饭、“直杀火车站”指径直到火车站等。
5、开腔:说话。
6、子弹:钱
B、话说一记者采访一公交车司机
记:请问当时车上有什么可以用的工具吗?
司:有个锤子!(意思是没有)
记:有一个锤子是吗?
司:有锤子个锤子!(没有锤子)
记:那到底有没有锤子呢?
司:有个铲铲(chuan)儿!(也是没有的意思)记:那是有铲子吗?
司:有锤子个铲铲儿!(没有铲子)
记:那到底是有铲子还是锤子?
司:……
C、一日晚,乘末班中巴车回家,有人招手喊:
“师傅,刹一脚(重庆方言,意思是:停一下)!”
司机一个急刹车,此人上车道:
“月票。”
售票员低声道:
“刹一脚刹来了一个月票”。
司机回头安慰道:
“没关系,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D、长安街某路公交车上,
两个打扮入时的川妹子的对话令周围的乘客瞠目结舌,“二妹,这次来北京你准备买点啥子?”
“我准备多买点孩子(鞋子)。”“
我看你有病,成都孩子那么多,
有必要天远地远跑来北京买吗?”
“成都的孩子不如北京的多,也没这边的好看。”
“那你要买好多呢?”
“多买点,送给妈老汉儿,还有亲戚朋友。
重庆方言笑话大全:爱写信的龙先生
龙先生爱写信。他一天跑三趟邮局。这天他刚给市卫生部门投了封表扬信,表扬那些戴红布笼笼的罚吐痰罚扔烟头的尽心尽职。回家路上一高兴呃呃地干咳两下。有人过来了,袖管上布笼笼火红,唰一下撕张纸飞飞儿要罚5角。龙先生说没吐痰只是干咳两下,那人说他狡辩加10倍罚5块。他正欲掏钱,那人却把手伸进他兜里抢走3张大团结。遇贼了,他大喊,贼没抓到。回家他立即写信给晚报,提醒市民防止这种阳光下的罪恶。
龙先生爱写信。他抽屉里满是市里省里中央乃至联合国的各种回函;常以各式信封出示来宾,边出示边回忆每只信封涉及的内容。有关于打苍蝇的,有生儿生女都一样的,有给西哈努克的问候信,有关于海湾战争给多国部队司令鲍威尔的进言。凡遇事有感触就提笔在信笺上说话。据说他最早一封信是写给卫生部的,谈甩手疗法。他从肘部的经络血脉言及天地阴阳。他一信数投,还同时投给了体委、民政局和农业部、商业部、核工业部。后来甩手很快形成“ 运动”遍及全国。人们早甩晚甩上厕所甩等电车也甩。打酱油排队,每人拿一只瓶子甩来甩去,砰一声碰得碎玻璃遍地。龙先生连忙写信给玻璃厂,建议在瓶子上加防撞设施。玻璃厂回信说无能为力。他又写信给塑料厂,厂方很快采纳,由此塑料瓶装酱油风行于世。
一介平民的龙先生,因常写信为民办好事,街坊邻居尊称他龙老。这好,他上书人事部门倡议推广这个“ 老”字,废除不雅的“ 老巴子”“ 老孃子”。这天他同街坊老哥们进茶馆,茶博士正掺茶忽有人喊“ 龙老”,掺茶的一听“ 浓了”赶忙换一碗。这当儿又一声“ 旦老”,茶博士懵了头,啷个又淡了呢?自然,这旦老姓旦。四川话麻烦,老字和了字混读。龙先生忙又写信给文字改革委员会,强调四川人讲普通话,推广“ 川普”,不然韩老旦老史老何老就成咸了淡了死了活了,气死个人!当然推广“ 川普”得有个过程,于是他又写信建议以老先生三字替代老字。龙先生的尊号由此而起。
龙先生爱写信。上个月才写信给阿拉法特。前天他致函加利,亲自参与解决波黑危机。他的信还会一天天写下去??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