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郢
点击:17040 时间:2014-09-10 14:56
大凡看过世界文豪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不朽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的人,都会对书中美丽的吉卜赛女郎艾丝米拉达和丑陋却善良的“敲钟怪人”卡西莫多留有深刻的印象。虽然小说中描写的具体人物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是作家艺术加工的产物,但其人物活动的舞台和事件发生的地点——巴黎圣母院,却是现实中实际存在的。
巴黎圣母院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中的“两岱”岛上,是世界驰名的天主教堂,也是巴黎最负盛名的古代胜迹之一。可以说,法国巴黎的每一寸土地都是以岛上的巴黎圣母院为起点而发展起来的。
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由教皇亚历山大和法王路易七世共同主持奠基。工程历时近200年,直到134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由于屡经战乱破坏,圣母院破败不堪。17世纪和19世纪法国建筑大师在原有风格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修复了两次,才显现出了今日之风姿。
整个建筑全部由石头砌成,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突破了以往传统教堂建筑的外形粗笨、呆板,内部昏暗、窄小的束缚,扩大了内在空间,增加了外观艺术装饰,开了一代建筑新风。
圣母院占地面积5500平方米,两侧支撑物面积800多平方米。院内进深130米,宽48米,高35米。圣母院正面呈立方形,庄严和谐,从上而下共分三层。最下面一层是并排三个尖形拱门,门上刻有表现《圣经》故事的浮雕。自左向右依次为《圣母和圣婴的故事》、《最后的审判》、《圣母与圣安娜的生活》。这些享有盛誉的浮雕故事是专为当时那些不识字的信徒们雕刻的。
在三个拱门上面是一长条壁龛,也称“国王长耶”,排列着耶稣基督先祖28任帝王的雕像。中间一层是三扇窗子。两边的窗子分别雕有亚当、夏娃的塑像。中间是一扇圆形大花窗,称“玫瑰门”,直径约10米,由37快玻璃组成,是700年前的原物。窗的前面有圣母怀抱圣婴像。
最上面一层是由许多美丽的白色雕花栏杆组成的一条走廊,连接南北两座各高69米的巨型钟楼。南钟楼上悬挂着一座重达13吨的巨钟。在这座钟的铸料中加入了金、银成分。这些金银来自于巴黎妇女们为了表达虔诚之心而奉献出的首饰。北钟楼则设有一个387级的阶梯。两座钟楼后面有座高达90米的尖塔,巍峨入云,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似与天穹相接。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这座尖塔虽比两座钟楼还高出21米,但从正面看,高低却好象一样。从中可见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整个建筑象征着基督教的神秘,给人以庄严华丽、神秘莫测之感。
几个世纪以来,巴黎圣母院一直是法国宗教、政治和民众生活中重大事件和举行典礼仪式的重要场所。在法国人心目中,巴黎圣母院十分亲切。每逢星期日,成千上万的人来到这里做弥撒,听音乐。教堂里演奏的著名作曲家的作品和庄重的宗教音乐,不知吸引了多少游人和宗教信徒。
故事梗概
丑聋人卡利摩多被巴黎圣母院的神父罗德收养,做撞钟人,外貌正经的克罗德神父自从遇见美丽的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后,被其美色所诱而神魂颠倒,指使卡利摩多强行掳走爱斯梅拉达,途中被非必斯骑兵上尉队长所救,爱斯梅拉达因而爱上了非必斯。但非必斯生性风流,被怀恨在心的克罗德刺杀。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令她被判死刑,行刑时,卡利摩多将爱斯梅拉达救走并藏身于圣母院中,乞丐群众为救爱斯梅拉达而冲入教堂,误与卡利摩多大战,爱斯梅拉达被由克罗德带领的军队冲入圣母院所杀,最后卡利摩多愤然将克罗德从教堂顶楼摔落地下,最后卡利摩多抚着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
雨果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l802~1885),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他的一生几乎跨越整个19世纪,他的文学生涯达60年之久,创作力经久不衰。他的浪漫主义小说精彩动人,雄浑有力,对读者具有永久的魅力。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长篇小说。
雨果在的艺术手法的一个特点:描写经过夸张的、非凡的人物和非凡的情节。他的主人公或者是作出了极其英雄的行为,或者是做出了极其残暴、卑劣的行为。他们的性格特点都经过夸张。情节也是非凡的。矛盾一个紧接一个而来,又充分运用巧合、偶遇等手法,曲折有致,引人入胜。雨果的创作是他关于对比的美学见解的实践。他喜欢显著的对比。作品的环境描写就离不开这个原则。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