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赵炜
点击:1518 时间:2014-09-01 14:26
一.1988年秋,美国纽约的一些关注艾滋病问题的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做“视觉艾滋”(Visual AIDS)的组织。这个组织成立后,通过展览、艺术大赛、出版画册等一系列视觉艺术活动唤起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注,将艺术家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联系到了一起。
1991年,“视觉艾滋”的艺术家小组发起了“丝带计划”。他们希望创造出一个视觉标志来表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对他们提供帮助的人的同情。
当时,很多参加过海湾战争的士兵都在他们的胸前别一个黄丝带。艺术家小组的成员由此受到了启发,决定使用丝带作为标记。经过讨论,他们选择了红色作为丝带的颜色。原因是红色与血液的颜色相同,而且象征着激情。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来看,红色无论在什么背景上都显得十分醒目。红丝带的制作也十分简单。只需剪下一段15厘米长的红色丝带,交叉折叠成一个倒写的V自,然后用别针别在胸前即可。
参与红丝带设计的一位艺术家说:“我们相信,红丝带会使我们大家团结起来,一同寻找防止艾滋病蔓延的有效措施。它标志着我们早日战胜艾滋病、治愈艾滋病的希望。它提示我们,许多人经受着艾滋病的折磨,许多人在努力工作,争取没有艾滋病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在1991年的托尼奖颁奖典礼上,红丝带首次被一些著名演员佩带,在公众场合正式亮相。它一经推出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认同。此后,它又在奥斯卡奖、格莱美奖、艾米奖、MTV音乐奖的颁奖典礼上被众多明星所佩带,并很快成为国际上关注艾滋病的标志。
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成立,它将红丝带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纳入到了该机构的标志之中。并将红丝带所表示的含义归纳为三个方面:
二.关心与关注:
红丝带表示人们对艾滋病问题的关心与关注。特别是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被艾滋病夺去生命的人以及那些为受到艾滋病直接影响的人提供关怀和帮助的人。
希望:
红丝带象征着希望。希望能够早日成功地研制出预防艾滋病的疫苗和治愈艾滋病的方法,改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支持:
红丝带表达的是支持。支持那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支持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活动;支持研究有效疫苗和治疗方法的种种努力;支持那些被艾滋病夺去亲人、爱人和朋友的人。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社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了关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行列之中。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的标志。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收到歧视。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的上空,支持者们讲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从此,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纷纷以红丝带命名。
历史由来
三.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艾滋病患者受到歧视。
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作“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组织内所有成员都是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恋者。当时的美国社会对艾滋病患者漠不关心,甚至心怀恐惧。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人大声疾呼,让整个美国社会无法忽视艾滋病。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小镇的居民喜欢悬挂或佩戴丝带以表示对远在海湾地区美国士兵的支持。艺术家们从中获得灵感,选择了代表生机、激情和鲜血的红色作为丝带的颜色。这些艺术家用红丝带 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
那时,该年度世界著名的大型戏剧和音乐剧大奖“托尼奖”颁奖仪式即将在百老汇举行。“视觉艾滋病”的艺术家们制作了3000个红丝带,通过帕特里克在百老汇的朋友,把红丝带散发给明星与观众,呼吁关注艾滋病患者。这一举动引起巨大轰动,百老汇剧院里几乎所有拿到红丝带的人都将其佩戴,红丝带很快在全世界流传开来。此后几年的奥斯卡和“托尼奖”颁奖典礼上,所有明星几乎都戴着这个标志。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