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均妍
点击:2634 时间:2014-08-27 17:45
黄道十二宫的诞生和确立
黄道所经过的那片环状天区被称为黄道带,本意是“兽带”(zodiac,这可能是较为后出的名称)。这个概念至少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在巴比伦人那里出现了。在约成于公元前700年的星占学文献《纲要》(MUL-APIN,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中,黄道带被称为“月道”(the path of the moon);沿月道排列的星座那时有18个,先列如下:
《纲要》说这18星座“沿月道排列”,其实只能是大致如此--按照现代仍在使用的西方星座对天区星座对天区的划分,黄道并不经过第11-18各星座,它们只是位于月道附近而已。最末的一个,“北鱼座”,早已不使用。而后来定型的黄道十二宫中,金牛(Taurus)和巨蟹(Cancer)却未在《纲要》中出现。但《纲要》的作者已经知道太阳和五大行星也始终是在月道环带上运行的。
从18星座演变为十二宫,究竟完成于何时,学者迄今无法确定。能够明确的只有如下几点:18星座的月道直到公元前6--前3世纪期间仍在使用;十二宫体系在公元前5世纪已用于巴比伦,公元前3世纪以用于埃及;然后十二宫体系直到公元元年时仍未最后定型。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黄道十二宫体系实际上是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亚述人三方共同创造完成的。比如,象征白羊宫的公羊形象,就来源于埃及;而金牛宫的公牛则是巴比伦的,巴比伦人称之为戈特-安(Gud.anan);狮子宫的的形象则又是埃及人的贡献,这个星座在巴比伦人那里称为大犬(Great Dog)。还有一些星座是双方共有的,比如双子宫的双星。至于巨蟹宫的蟹,本来是巴比伦人的,然而埃及人则有与之对应的双龟形象,后来这又被希腊人继承过去,有人甚至认为这可能还是古代中国“四灵”中“玄武”(龟蛇)的来源。
黄道十二宫体系兼有巴比伦与埃及色彩,这在古代是长期的公认之事。这里必须对“黄道十二星座”与“黄道十二宫”作一点说明。这二者名称虽然相同,今天所代表的概念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我们今天打开一册星图,将看到有若干星座所据有的天区被黄道所穿越,但我们决不能将这些星座与黄道十二宫混为一谈--尽管它们的名称是一致的。星座由星群所代表,而由于岁差的作用,星群沿着黄道缓缓向西退移;然而黄道十二宫则是定义的,亘古不变,以春分点为起算点,每一宫占据30度的宽度。当初巴比伦星占学家提出黄道诸宫的概念,并最终确立黄道十二宫体系时,沿黄道的十二星座正与他们所定义的黄道十二宫一一对应,所以才取了这些星座名称来代表各宫。以后因岁差的作用,星群逐渐向西退移,诸星的黄经值也已大大改变,比如,今日的春分点早已不在白羊座内(尽管仍用白羊的у符号来表示)而是移到了双鱼座。
D-帕克(D-Parker)与J-帕克(j-parker)二人曾将黄道十二宫体系流行到世界各地后所出现的多种符号名称加以比较。包括巴比伦、印度、希腊、中国的以及梵文和拉丁文名称。他们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当成黄道十二宫的对应物(每宫两气),随着从天文学原理上来也不算大谬,因为从本质上说这两者都是以太阳周年视运动在黄道上所走过的路径为基准的,况且巴比伦人也早有类似的认识,比如在一块公元前12世纪的尼布甲尼撒一世纪念石柱上,就有以公牛(金牛宫)和蝎(天蝎宫)代表春与秋的内容。但是二十四节气毕竟不是天球坐标系统,将之视为黄道十二宫的对应物,到底有些不伦不类。
另一方面,黄道十二宫与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也确实有着固定的对应关系。比较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太阳总是在相同的节气运行到对应相同的宫。下面就是两者的对应:
由于黄道十二宫与十二四节气都是定义而非实测的,所以两者的对应不会因为岁差之类的因素而改变。不过这里也应该指出,就现今所了解的情况而言,二十四节气与星占学并无关系;而我们下面就将看到,黄道十二宫体系的产生和确立与星占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五大行星的占星学研究
关于行星的星占学,在巴比伦性占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除了本身的重要性之外,它又是一道桥梁--一头通向军国星占学,一头通向星占学,一头通向生辰星占学。我们前面已经指出过,这两类星占学的源头看来都在巴比伦。
迄今以发展的巴比伦泥版中,虽然保存了大量星占学文献,但那都是关于天体位置的推算、观测以及对“征兆”的解说之类。
在巴比伦是星占家来看,行星的“过宫”,即从黄道十二宫的某一宫进入下一宫,具有星占学上的重要意义。更复杂、也更重要的则是行星序列,就是将五大行星依照某种理论(比如根据各星的性质、特点、能够大小等)排成序列。,让它们依次“统治”各宫中的一定位置。巴比伦星占学采用的序列有两种。较早期的一种是这样:
木 金 土 水 火
木 金 水 土 火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学者们尚未探明。较早的那种序列构成一套“星占约定”(terms)的理论基础。在托勒密的《四书》中的,这套体系被称为“迦勒底体系”,可简述如下:
黄道上每三个相差20度的宫构成一个“三宫一体”(tripliciti),比如白羊、狮子、人马三宫就是一个“三宫一体”。在这一体的三宫中,五大行星一次统治每个宫中的4度、5度、6度、7度、8度的区域,由于恰好有:4度+5度+6度+7度+8度=30度
正好填满一宫,“统治”没有空缺。黄道十二宫共可构成4个“三宫一体”,这样五大行星依据上述早期那种序列周而复始,各自统治自己的天区,就还缺少一个“三宫一体”。为此,又将双子--天秤--宝瓶这个“三宫一体”一分为二,分为昼、夜两部,于是5个“三宫一体”对五大行星,恰可配齐循环一周。这可以列出一览表:
上面这表的意思是:在第一个“三宫一体”即白羊、狮子、人马这三宫中,每宫的初始8度,由木星统治,接下来的7度,由金星统治,土星则统治再往后的6度,如此等等,其次依次类推即得。所谓某行星统治某几度天区,当指该行星运行至这几度天区之内时,该行星的影响力最大。
上面所属这套行星星占学的理论系统,尽管其基础无疑是巴比伦的,但是搞得如此精制而且形式化,学者们认为其中也可能已有希腊星占学家的贡献。
巴比伦星占家观测及推算五大星占的运行,有他们自己的独特风格--他们特别重视行星的冲、留、初见、隐(即“状”的开始)等,“特征天象”(charateristicphenomnea)。由于这些天象都是周期性的,所以巴比伦是星占家对五大行星的运行周期掌握得非常之好。以前国内有些着作常提到下面这组周期,认为由此可见巴比伦人对行星周期已经测定的很准:
上面这组数据实际上意味着:
意思是说,金星约在8年内走完5个会合周期,其余各星类推。还有一组周期数据、前面金、水、土三星与上面一样,火与木的年数增为79与80天,就更准确一点。
其中F表示会合周期,Pe表示恒星周期,Y是年。这组数据非常准确,其中的会合周期F与现代值相比,竟可吻合到3位小数。
其余三星也有类似的来历。这些大小周期,都已都专家在泥版文书中获得证实。
这里附带可以提到一点,在上面所引塞琉古王朝时期的行星运动关系式中,内性星金、水二星没有列出它们的恒星周期数值,这是因巴比伦人误将金、水二星的恒星周期认为1年--古代世界许多地方的星占一天文学家,包括中国的在内,都有同样的误解。造成这样相同错误的原因,在于地心体系的局限。
除了行星运动的周期之外,巴比伦星占家对于行星在黄道上运行时的快慢、往复(行星有逆行--当然只是在视运动中)等情况,也给予极大的关注,并力图用数学工具加以描述和推算。他们所使用的数学方法,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内插法,这在古代世界诸重要文明中药算是非常复杂、非常发达,因而也是非常领先的。在现今发现的泥版文书中,有一份塞琉古王朝时期的水星运动表,特别值得注意。该表的年代为塞琉古纪年第122年(S.E.122,即公元前189年),内容是6个月间水星逐日黄经值及其差分。在这段时间内,水星的的运行状况又被分为六小段,每段的状况各有不相同、描述时所用的数学方法也不同。
据研究,这分表与用现代方法计算而得的结果相比较,在“伏”的阶段误差有时可达8度,但在其余阶段则吻合得非常好。由于“伏”是一个看不见水星的阶段,所以有一点误差对于掌握水星整个周期内的运动而言影响不大。
巴比伦星占家在行星运动的观测和推算方面花费如此巨大的精力,当然是和他们的行星星占学体系的特点分不开的。要想密切掌握五大行星的过官、它们在各个“三宫一体”中相应统治天区内的穿行,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情况,星占家们就必须精确掌握五大行星的各种周期,以及在每个会合周期内顺、留、逆、伏等种种运行状况,这样实施他们的星占活动时方能得心应手--我们不应忘记,巴比伦星占家对各种行星天象的观测及推算锻造与“星占预言”(astological predictions)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